题徐氏隐居

南山杨柳北山桑,山下人家礼义乡。

携取旧书辞旧隐,愿从东壁借余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隐居生活画卷。首句“南山杨柳北山桑”,以自然景物开篇,巧妙地将隐居之地的环境与隐士的生活紧密相连,杨柳轻摇,桑树成荫,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山下人家礼义乡”一句,不仅点明了居住环境的和谐与文明,也暗示了隐居者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安逸,更有精神上的富足与高尚。

“携取旧书辞旧隐”,这一句展现了隐士对知识的热爱与对过往生活的告别。手捧旧书,意味着他带着对学问的执着与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踏上新的旅程,寻找心灵的归宿。这种辞旧迎新的态度,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最后,“愿从东壁借余光”一句,运用了古代文化中的典故,表达了隐士渴望在新环境中继续学习、汲取知识的愿望。东壁借余光,意指在新的居所或环境中,希望能得到前辈或智者的指导和启发,使自己的学识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与人文双重滋养下的生活状态,以及其对知识、智慧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题倦绣图

暖笼双袖亸云鬟,绣出鸳鸯带笑看。

侍女不须猜倦倚,玉纤冰冷怯针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烂柯图

一局棋残已烂柯,仙家岁月信难过。

衣衫最是轻柔物,不识当时烂几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喜故人子至

百年茅屋几秋风,已见高门在眼中。

况尔累累尽英物,高曾元是汉于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黄生文稿

不识黄家玉树枝,偶于草藁见文辞。

若非沈老同庵里,那得诸生有项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