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与金冕言诗》,通过对秋天芙蓉出水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见解。首句“天然秋水出芙蓉”以芙蓉比喻诗才的自然流露,赞美了诗歌创作的天成之美。接着,“造物何言与用工?”质疑了外在技巧和刻意雕琢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暗示真正的艺术源自内心深处。
“风雅遗音自鸣凤,齐梁馀习尽雕虫”一句,将高雅的诗歌风格比作凤凰之鸣,批评了齐梁时期过分追求形式华丽的文风,认为那不过是雕虫小技。诗人强调了诗歌应有真情实感和内在韵律,而非仅仅依赖于技巧。
“性情敦厚思方到,句法雍容律始同”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主张,即诗歌应以淳朴真挚的情感和从容不迫的句法来打动人心,遵循自然和谐的韵律。
最后两句,“沈宋后来俱作者,几何人辨四声中?”提到了唐代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都是讲究音韵的大家,诗人借此询问有多少人能在创作中真正理解和运用四声(平上去入),表达了对诗歌格律严谨性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诗歌创作理念的探讨,也是对当时文风的批评,体现了张昱对于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