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刘伶这位以嗜酒闻名的沛国人,他的生活方式与交友圈子,以及他对饮酒的独特态度。刘伶乘坐着鹿车,身边总是带着酒壶,与嵇康、阮籍这样的贤士交往,过着超脱而陶醉的生活。然而,他的妻子对他的劝诫被他视为耳边风,他认为自己能够忘却世俗情感。
诗中提到的“饮酒台”位于淮阴城,尽管历经千年,台上的土花依然洁白,仿佛还能让人联想到当年的豪饮场景。诗人感叹,即使春风吹过,也无法唤醒那沉醉的记忆。临别之际,诗人告诫丁掾在前往淮安的路上要谨慎出行,提醒他登上饮酒台时不必再洒酒祭奠,而应吟诵周公的饮酒之铭,寓意节制和理性。
整首诗通过刘伶的故事,寓含了对饮酒文化的反思和对人生的哲理,既有对古人豪放生活的怀念,也包含了对后人行为的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