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刘伶台送丁掾之淮安

刘伶沛国人,独以好饮名。

每乘苍鹿车,出入携瓶罂。

结交嵇阮徒,陶然过平生。

妻言不足听,自谓能忘情。

常使荷锸随,已觉累尔形。

如何饮酒台,却在淮阴城。

千年土花白,尚疑垒曲成。

至今台下草,春风吹不醒。

君行戒晨装,淮泗千里程。

登台勿酹酒,当诵周觞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刘伶这位以嗜酒闻名的沛国人,他的生活方式与交友圈子,以及他对饮酒的独特态度。刘伶乘坐着鹿车,身边总是带着酒壶,与嵇康、阮籍这样的贤士交往,过着超脱而陶醉的生活。然而,他的妻子对他的劝诫被他视为耳边风,他认为自己能够忘却世俗情感。

诗中提到的“饮酒台”位于淮阴城,尽管历经千年,台上的土花依然洁白,仿佛还能让人联想到当年的豪饮场景。诗人感叹,即使春风吹过,也无法唤醒那沉醉的记忆。临别之际,诗人告诫丁掾在前往淮安的路上要谨慎出行,提醒他登上饮酒台时不必再洒酒祭奠,而应吟诵周公的饮酒之铭,寓意节制和理性。

整首诗通过刘伶的故事,寓含了对饮酒文化的反思和对人生的哲理,既有对古人豪放生活的怀念,也包含了对后人行为的规劝。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校书昱分得柳字

离愁乱春鸿,客心醉江柳。

送君官亭路,忍把官亭酒。

远别自足悲,况是平生友。

行期似可缓,何即遽分手。

鸥鹭鸣上下,云帆递先后。

望望不尽头,落日三江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

圣凡同有身,饮食必藉器。

如来制石钵,匪特传法嗣。

偶因受馀光,相承成旧事。

遂令后代争,纷纷起嗔戾。

我愿过量人,要识拈花意。

形式: 古风

赋得露湿寒塘草送张来仪文学

寒蘼泫幽露,清漪湛虚塘。

月时润芳气,风处偃微光。

初溥丛缀白,将晞叶翻黄。

欲采赠远别,沾衣徒感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凰之飞

凰之飞兮,朝阳晖晖。彼凤高翔兮,将雏何之。

畬田有禾饥不食兮,山有恶木夕不栖兮。

西逝白日兮,东流沧波。嗟嗟安母兮,伤如之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