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鸣蒲桃

万颗蒲桃照玉盘,西施乳滴露华寒。

故人更比相如渴,不向金茎夜夜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以“仲鸣蒲桃”为题,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葡萄宴饮场景。

首句“万颗蒲桃照玉盘”,以“万颗蒲桃”象征着葡萄的繁多与丰盛,而“照玉盘”则形象地展现了葡萄在盘中的璀璨光芒,仿佛是镶嵌在白玉之上的明珠,既突出了葡萄的色泽之美,也暗示了宴席的奢华与高雅。

次句“西施乳滴露华寒”,将葡萄比作美女西施的乳滴,不仅赞美了葡萄的晶莹剔透,还巧妙地联想到西施的美丽与温婉,进一步渲染了葡萄的诱人魅力。同时,“露华寒”三字则暗示了葡萄在清晨的凉爽与清新,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感。

后两句“故人更比相如渴,不向金茎夜夜看”,通过对比手法,将宴会的主人与司马相如相比较,表达了对主人热情好客、渴望分享美食的赞美之情。其中,“金茎”原指汉武帝时铜制的承露盘,这里借指宴席上的珍贵饮品或佳肴,暗示主人准备了极尽奢华的盛宴。而“不向金茎夜夜看”则表达了主人对眼前美味的珍惜与享受,不愿将目光移至其他更为珍贵的事物上,体现了对当前美好时刻的全情投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葡萄宴饮的奢华与美好,也传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当下幸福时光的珍视,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其一)

匈奴十万寇辽阳,汉将飞来入战场。

直取单于归阙下,论功那更数名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其二)

万里横行大破胡,沙场西北汉军孤。

不因骠骑能深入,知有阴山瀚海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其三)

再领楼船护海滨,三持节钺扫边尘。

怪来长得君王宠,自是麒麟阁上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其四)

中丞万马下榆关,拂海旌旗破敌还。

幕府秋阴连杀气,散为风雨暗燕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