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佥判母挽词

懒作尘寰住,虚随云雨山。

人皆钦懿范,天不予长年。

室静如归隐,心安胜学禅。

传家有令子,尚得慰重泉。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挽词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母亲高尚的品德与深远的影响。首句“懒作尘寰住,虚随云雨山”,仿佛在诉说着这位母亲对尘世的厌倦,她选择与云雾山峦为伴,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她独特的个性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接着,“人皆钦懿范,天不予长年”两句,表达了人们对这位母亲高尚品行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她早逝的惋惜。懿范,意指美好的典范,这里指的是母亲的德行和风范。天不予长年,则是对她生命短暂的遗憾,但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精神将永存人间。

“室静如归隐,心安胜学禅”进一步描绘了母亲生活的环境与内心的状态。室静不仅指物理空间的安静,更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平和,如同归隐山林般超然物外。而“心安胜学禅”则表明,母亲的心灵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修行的境界,其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远胜过任何外在的学识或修行。

最后,“传家有令子,尚得慰重泉”表达了对母亲后继有人的欣慰,以及她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令子,意指优秀的儿子,这里寄托了母亲对家族传承的美好愿景。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母亲精神遗产的延续,即使她已离世,但通过子孙的优秀表现,她的精神将得以慰藉于冥界。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母亲生前生活态度、品德修养、家庭影响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以及她对家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语言含蓄而深情,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赠眼医张子骥郎中

人生所有疾,万种皆眼病。

由眼不得明,故视有不正。

指白以为黑,远迩皆未定。

如何少医膜,遂失本来性。

今君有妙手,与世脱机阱。

病虽有多端,但以一理胜。

不须望奇功,药病自相应。

吾观世间物,唯眼为至净。

不容著纤毫,况复计少剩。

自古大医王,其治有捷径。

不能添汝明,但要除此症。

镜有尘则昏,尘本不在镜。

尘去镜自明,岂必与物竞。

皎洁玉壶冰,澄澈秋月莹。

坦然望长途,欲往不待倩。

其说甚易知,在汝听不听。

请君明其然,说法我已竟。

形式: 古风

送晁侍郎知抚州

与君相从四十载,老病昏昏君不怪。

交游大半在鬼录,一时辈行惟君在。

前年簪笔侍明光,论议风流传梗概。

迩来同住此荒城,笑语澜翻绝机械。

薄酒重寻他日盟,新诗未了平生债。

今君奉诏作邻郡,共喜朝廷有除拜。

定知惠政及斯民,一洗从来州郡隘。

瓮头春色早晚熟,远寄还须例沾丐。

为君试草德政碑,萧何自昔文无害。

形式: 古风

晁留台刘夫人挽诗三首(其一)

自昔闻诸父,文章汉两京。

风流传壸范,烜赫振家声。

睦族今无匹,能书旧得名。

如何江左郡,今日望铭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晁留台刘夫人挽诗三首(其二)

故家刘与魏,我亦忝姻亲。

久矣思前作,居然愧后尘。

遗芳接惇史,旧德见夫人。

怅望鹅湖路,新年草木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