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服萧萧款翠微,虚亭高敞射晴晖。
仙归洞府云烟静,春入名山笋蕨肥。
缓饮壶觞聊自适,暂指朱墨便忘归。
何时罢脱利名去,始悟人间万事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山水之间的游玩与感悟。开头“野服萧萧款翠微,虚亭高敞射晴晖”两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美丽景色和心境的宁静。
接下来的“仙归洞府云烟静,春入名山笋蕨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这两句中,“仙归洞府”暗示了诗人对于神仙境界的追求,而“春入名山”则是对大自然生机的描绘。
“缓饮壶觞聊自适,暂指朱墨便忘归”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与艺术创作中的忘我境界。诗人在大自然中享受着简单的生活乐趣,同时也在进行着文学创作,这些活动让他暂时忘却了归家的念头。
最后,“何时罢脱利名去,始悟人间万事非”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也是在反思生命中的真正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不详
怪新来瘦损。对镜台、霜华零乱鬓影。胸中恨谁省。
正关山寂寞,暮天风景。貂裘渐冷。
听梧桐、声敲露井。
可无人、为向楼头,试问塞鸿音信。争忍。
勾引愁绪,半掩金铺,雨欺灯晕。
家僮困卧,呼不应,自高枕。
待催他、天际银蟾飞上,唤取嫦娥细问。
要乾坤,表里光辉,照予醉饮。
老子也曾来伺候,诸公聊复忍须臾。
千里旌旗拥六飞,投簪欲上钓鱼矶。
无端忽被闲云引,回耀峰前掩竹扉。
洛邑名园歌舞沈,乱鸦啼破几深林。
何人学得香山老,千载精庐有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