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
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两句,勾勒出一片充满生机与宁静的乡村景象。这里的“芳草”和“池塘”展示了春天的美好,而“竹篱茅屋”则是农家常见的风貌,“野人家”则增加了一种自然、远离尘世的感觉。
接下来的“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两句,则从时间上把握住了春天的一个特定时段——桃花盛开之后,而转向更为平凡的植物——菜花。这里的“清明”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春天中期。此时桃花已经不再繁盛,但春天的景色并未消退,而是转移到了普通的野菜上。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平和、淡雅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境也暗含着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篮舆兀醉出东门,赖有官舟为解纷。
流马木牛今已矣,其馀儿辈说三分。
陇麦如烟水满塘,路边桃李问柔桑。
道人不作渊明调,笑碾新茶看瑞香。
短垣新雨上银泥,柳外幽花咫尺迷。
独喜流莺解人意,一声声傍绿窗啼。
雨晴烟渚白鸥乱,风过霜林红叶稀。
独步幽吟心正苦,却怜明月照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