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岩寺

精庐隐东山,气象严竹柏。

入门佛画好,晓日明金碧。

向来岩名寺,初不觇遗迹。

隐庵中梁秀,邂逅论夙昔。

行前亟指似,云磴飞双舄。

始知翠微中,洞穴刊青壁。

莓苔暗龙象,缺甃贮灵液。

开山记乾元,断碣馀□□。

经营想耆旧,兴废今几易。

平生泉石心,逮此欣有□。

惜哉荆棘地,尚阻游人屐。

畴能发其秘,澄观今藉□。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简陋居所隐藏在东山深处,环境庄重如竹柏般威严。
入门处的佛画精美无比,晨光照亮了金色的壁画。
这座寺庙原本位于岩石之上,我初次来访并未发现任何遗迹。
在隐庵中,梁木依然秀丽,我们偶然间谈论起往昔之事。
临别时,他急忙指着美景,仿佛踏着云梯般的石阶,轻盈离去。
现在我才明白,那翠绿的山峦之中,隐藏着刻在青壁上的洞穴。
莓苔覆盖的地面,似乎隐藏着龙象的图案,破败的井壁里似乎还储藏着神秘的液体。
据记载,这座山是乾元年间开凿的,残破的石碑上只剩下了模糊的文字。
回想起前辈们的辛勤经营,这座寺庙的兴衰变化已经历了多少次。
我一生热爱山水,如今能在此处找到如此佳境,心中满是欣喜。
可惜这里仍是荆棘丛生之地,游人的足迹难以到达。
谁能揭示这里的秘密,让今日的人们得以欣赏呢?

注释

精庐:简陋居所。
气象:环境氛围。
岩名寺:岩石上的著名寺庙。
邂逅:偶然相遇。
亟:急忙。
翠微:青翠的山色。
洞穴:隐藏的山洞。
莓苔:苔藓。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澄观:清澈的观察,欣赏。

鉴赏

这首宋诗《东岩寺》是雍大椿所作,描绘了一座隐匿于东山之中的寺庙景象。诗人首先赞美了寺庙的清幽环境,竹柏森严,佛像壁画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他惊叹于寺庙虽久远,却仍有遗迹可见,如隐庵中的梁柱和昔日的交谈。诗人沿着山路攀登,发现翠微深处有洞穴刻于青壁,苔藓覆盖的龙象形象和残破的井壁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寺庙的历史可追溯至乾元年间,但碑文已残缺,显示出兴衰更替。诗人感慨自己平生热爱山水,能在此处游览感到欣喜,然而眼前仍为荆棘之地,阻碍了游人的脚步。最后,诗人期待有人能揭示这里的秘密,让后人得以一窥这静谧的胜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岩寺的风貌,表达了对古迹的敬仰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1)

雍大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富乐山(其二)

大汉曾封隆准翁,闻道山河锦绣中。

安能郁郁久居此,睥睨三秦日欲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富乐山(其一)

当时四海一刘备,至此已堪悲失脚。

出语翻为乐国想,是人止可偏方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药]韵

洞庭湖里固深根。

形式: 押[元]韵

洞庭湖裹固深根。

形式: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