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峄亭次欧阳圭斋先生韵

黄栋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对两峰青。

云浮鲁观无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临流方叹逝,醉翁行路巳劳形。

亦知仁者偏多寿,何必丹丘住福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在黄栋河的西岸有一座草亭,峄山的两座山峰相对青翠。
云雾缭绕的鲁观自古至今未曾改变,石碑上的秦朝文字犹如日月星辰般清晰可见。
游子望着流水感叹时光流逝,醉翁行走已疲惫不堪。
也明白仁德之人往往寿命较长,何必一定要住在像丹丘这样的福地呢。

注释

黄栋河:河流名。
草亭:简陋的小屋。
峄山:古代山名。
两峰青:两座山峰青翠。
云浮鲁观:云雾缭绕的鲁观。
无今古:无论古今。
石刻秦文:秦代的石刻文字。
似日星:如同日月星辰。
游子:远行的人。
临流:面对流水。
叹逝:感叹时间流逝。
醉翁:饮酒成癖的人,这里指欧阳修。
劳形:身体疲惫。
仁者:有仁德的人。
偏多寿:通常寿命较长。
丹丘:传说中的长寿之地。
福庭:福气满满的居所。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瞻峄亭次欧阳圭斋先生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诗中以黄栋河与西边的草亭为背景,峄山的双峰青翠,山势峻峭,云雾缭绕,仿佛鲁观(古代名胜)穿越古今依然屹立。秦代的石刻文字犹如日月星辰般醒目,展现出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痕迹。

诗人借游子对流水的感叹,寓言人生的短暂,同时借醉翁行走的疲惫,表达旅途的艰辛。然而,他深信仁德之人往往寿命较长,即使不住在如丹丘(传说中的长寿之地)那样的福地,也能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长寿之道。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山水之间,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人洗马图

君不见雀鼠谷抵介休壁,马甲不解王不食。

又不见泰山马色别为群,东封望之如锦云。

英雄角力多相值,嬖倖承恩思自媚。

不辞汗血千里劳,驱死尘沙那得避。

何如落日清水湾,骅骝独步春草閒。

圉人袒肩没两踝,控辔欲上未上间。

静观物理坐叹息,玉花惨淡何人笔。

少陵野老最善评,弟子曾入将军室。

形式: 古风

夏雨

仲夏井泉溢,雨声集虚堂。

银竹泻高檐,静听何浪浪。

莲叶不受水,盘珠走低昂。

溽润逼衣篝,缝我新葛裳。

愧彼作田人,蓑笠排青秧。

出户懒著屐,扫地烧木香。

白昼生睡思,徐徐到羲皇。

梦觉闻鼓吹,草蛙怒方塘。

竹尾起寒烟,湿萤度微光。

邻翁闭门卧,中夕啼苍黄。

三日绝薪卖,积潦势颓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徐观伯远将徙海陵介吾侄来索诗徐故家兵后流落三十年长子依许监仓客淮南因赘于海陵迎二亲就养坡公谓此事今无古或闻者也感叹之馀为赋二首(其二)

慈乌昔哺雏,日夜望雏长。

安知风雨横,故巢堕草莽。

乌羽日摧颓,雏饥竟何往。

其一止海隅,雌飞鸣相向。

反哺若天性,迎乌致其养。

我衰发尽白,儿长忽先丧。

赠君慈乌篇,老泪滴纸上。

形式: 古风

徐观伯远将徙海陵介吾侄来索诗徐故家兵后流落三十年长子依许监仓客淮南因赘于海陵迎二亲就养坡公谓此事今无古或闻者也感叹之馀为赋二首(其一)

甲与吾同生,君子行一周。

少年各丰裕,岁晚怀百忧。

菜地古城下,我今手锄耰。

君当往海陵,绝江汎渔舟。

驾言彼就养,逝将老菟裘。

哀哉随阳雁,止为稻粱谋。

君看横江隼,万里凌高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