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饮山亭月夕

广寒宫殿,想幽深、不觉升沉圆缺。

天上人间心共远,如在琼楼玉阙。

厚地微茫,高天凉冷,此际红尘歇。

翠阴高枕,并教毛骨清澈。

为问此世,从来几人吟望,转首俱湮没。

虮虱区区尤可笑,几许肝肠如铁。

八表神游,一槎高泛,逸兴方超绝。

嫦娥留待,桂花且莫开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那遥远的广寒宫殿,想必深邃而寂静,不觉明月的盈亏圆缺。
无论人间天上,心的距离如此遥远,仿佛就在那琼楼玉宇之间。
大地苍茫,天空清冷,此刻红尘间的纷扰暂息。
在翠绿的树荫下,让人感觉心境清明,身心舒畅。
试问世间,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曾这样仰望,但回首间都已消失无踪。
小小的虮虱之辈更显可笑,有多少人的心肠坚硬如铁。
神游八荒之外,乘着木筏高飞,豪情逸致达到极致。
嫦娥仙子,请让桂花不要盛开得太早,我还有未尽的诗兴要追寻。

注释

广寒宫殿:指月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升沉圆缺:月亮的盈亏变化。
琼楼玉阙:形容华丽的宫殿,代指仙境。
红尘:指世俗世界。
翠阴:翠绿的树荫。
湮没:消失,埋没。
虮虱:比喻微小卑贱的人。
肝肠如铁:形容人心肠坚硬。
八表:八方,极言遥远。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豪情。
桂花:象征月亮或嫦娥。

鉴赏

这首元代刘因的《念奴娇·饮山亭月夕》描绘了一幅广寒宫的神秘景象,以及词人对人世沧桑与个人心境的深刻反思。"广寒宫殿,想幽深、不觉升沉圆缺",以广寒宫的寂静深远,象征着宇宙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天上人间心共远,如在琼楼玉阙",表达了词人超越世俗的心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下来,词人感叹天地之广大与人间红尘的暂时歇息,"厚地微茫,高天凉冷",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翠阴高枕,并教毛骨清澈",通过自然的清凉来洗涤心灵,寻求内心的宁静。

词人进一步思考人生短暂和历史的消逝,"从来几人吟望,转首俱湮没",表达出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他嘲笑世间琐事的渺小,"虮虱区区尤可笑,几许肝肠如铁",流露出对世俗价值的批判。

然而,词人的思绪并未停留于此,而是向往着超越尘世的壮志豪情,"八表神游,一槎高泛,逸兴方超绝",展现出对宇宙探索的向往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词人以嫦娥和桂花为意象,表达对永恒与美好的期待,"嫦娥留待,桂花且莫开彻",留下了一抹诗意的余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融合了哲理思考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行色匆匆缘底事,山阳梅信相催。

梅花香底有新醅。南州今乐土,得意即衔杯。

君见太行凭寄语,云间苍壁崔嵬。

平生遮眼厌黄埃。高楼吾有兴,无惜送君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贺廉侯举次儿子

四海荆州吾所爱,虎贲谁似中郎。

小孙今拟唤甘棠。添官前有例,簪笏看堆床。

明日乃公归旧隐,后园乔木苍苍。

青衫竹马雁成行。当年廉孟子,应有读书堂。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

方寸足留耕。大胜良田万顷平。

阴理不随陵谷变,分明。霜落西山满意青。

千载董生行。鸡犬升平画不成。

终日相看天与我,高情。身外浮云自古轻。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张彦通寿

窗下络车声。窗外儿童课六经。

自种墙东新菜荚,青青。随分杯盘老幼情。

千古董生行。鸡犬升平画不成。

应笑刘家刘老子,无能。纵饮狂歌不治生。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