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茆山赠两道士二首(其一)

厌世归心大洞天,玉皇按籍许为仙。

身飞金策朝元去,手捧瑶篇拜阙旋。

白日鸡鸣霄汉里,古时杏拂羽幢边。

自言弃迹方成道,枉诵从前内外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渴望超脱尘世的士人,最终得以归隐仙境,成为仙人的奇幻旅程。诗中充满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首句“厌世归心大洞天”,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大洞天”是道教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接下来,“玉皇按籍许为仙”一句,描述了主人公被玉皇大帝接纳,正式成为仙人的过程,充满了神圣与荣耀。

“身飞金策朝元去,手捧瑶篇拜阙旋”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仙境中的生活状态。他乘着金色的法器飞翔,朝拜于神灵之间;手持珍贵的瑶华篇章,向神阙行礼,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虔诚与尊重。

“白日鸡鸣霄汉里,古时杏拂羽幢边”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景象,白天如同夜晚般宁静,鸡鸣声在高空中回响;古老的杏树轻轻拂过羽幢(道教仪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自言弃迹方成道,枉诵从前内外篇”表达了主人公通过放弃尘世的束缚,最终悟道成仙的感悟。他认为过去学习的内外经典知识,虽然重要,但在真正悟道成仙的过程中,弃绝尘世的牵绊更为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从厌世到成仙的心路历程,以及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茆山赠两道士二首(其二)

尊师得道貌如童,追蹑岑崟但使风。

毋道姓名千古上,时闻笑语五云中。

开山指顾逢秦禅,行洞应知与蜀通。

忧患相仍兼疾病,愿祈一粒发凡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宿茅山栖霞道院

凉月高松翠影长,石坛阴洞映苍苍。

山烟发气邻丹灶,涧水流芬漱药床。

静见道心生白室,闲披仙箓检青囊。

投身未卜他年计,明祷茅君一瓣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茆山柬唐太史应德本与唐期往而予不能待因以嘲之

闻有人间不死庭,遂歌招隐浩长征。

巢鹤青松年共老,经泉白石色兼清。

神君迹化名空在,幽洞花深客自行。

为语稽康仙分薄,纵逢石髓也难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题吴兴吴太仆园亭

吴兴本是佳山水,况复名园选胜开。

曲引苕溪来涨沼,平分岘石作层台。

琴书数处无尘事,花鸟三春有酒杯。

他日南寻天目顶,因君清暇得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