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县斋有怀四十韵

读书窥古今,掩卷成叱咤。

唐虞昔垂衣,禹稷起躬稼。

人材各超绝,王业迭兴谢。

典谟光日月,雅颂蔼兰麝。

孟轲论易地,颜回堪并驾。

穷达虽殊途,圣贤实同价。

避就乡邻斗,泣笑疏戚谢。

甘心惟饮瓢,没齿不谈霸。

斯人嗟已亡,末俗遂多诈。

禄从枉道求,气为权门下。

争为邑犬吠,翻取猎师骂。

幽人思隐盘,高士欲耕灞。

予生苦多难,安迹殊未暇。

冬行皲两足,夜坐痹双髂。

黄卷徒自劳,青云未能跨。

借势乏王公,成名无仆射。

大学厌齑盐,亲闱疏脍炙。

眷眷日怀归,区区每求假。

飞同鹢过宋,闲若马归华。

陋巷怀哲人,短檠烧午夜。

对床有兄弟,通家足姻娅。

谈笑开芳尊,尘劳释征靶。

篇章日盈囊,卷帙时抽架。

咏歌同舞雩,叹息殊观蜡。

有田聊代禄,无谪不祈赦。

未为雄草玄,谩学愈苴罅。

啸傲穷朝曛,弦歌达冬夏。

头角姑自藏,齿牙谁肯借。

眠从弟子嘲,醉不金吾怕。

心知得失妄,眼见炎凉乍。

造物岂吾苦,交情勿渠讶。

马来未为福,火尽安足藉。

孝弟傥自脩,长幼必能化。

力耕西畴禾,剩种东皋柘。

旨甘奉盘餐,温凊饰台榭。

斗粟鉴汉谣,一爨共崔舍。

仰效慈乌哺,俯笑寒鸱嚇。

但令尊不空,莫厌客频迓。

风篁观掩冉,山禽听娇姹。

困穷乃吾幸,此祸不须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和韩县斋有怀四十韵》,通过对比古今、赞扬先贤、感慨世态,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诗中首先提到读书可以窥见古今之事,掩卷后内心充满豪情壮志。接着,诗人以唐虞时期的垂衣治国、大禹与后稷躬耕为例子,赞美古代圣贤的卓越才能和王业的兴衰更替。诗人认为,无论是圣贤还是凡人,其价值在于道德品质而非地位高低,强调了人格的重要性。

诗人引用孟子关于易地而处的观点,以及颜回的品德,说明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圣贤之德。他感叹于世风日下,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失去了古人那种淡泊名利、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诗人向往隐居生活,渴望像孟子一样谈论学问,享受家庭的温馨,但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使他难以实现这些愿望。

诗中还提到了对古代君子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尽管生活艰苦,诗人仍然坚持阅读,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批评了那些为了追求官位而不惜手段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权力的淡漠态度。

最后,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如慈乌之孝、寒鸱之惧,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他相信只要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直,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诗人在困境中找到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即通过观察自然、与家人朋友相聚,来缓解生活的压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和韩桃源图

嬴秦斩新开混茫,傲睨前古无虞唐。

诗书为灰儒鬼哭,李斯秉笔中书堂。

长城丁壮无还者,送徒更住骊山下。

避世高人何所之,出门永与家乡辞。

入山惟恐不深远,岂是得已巢于斯。

来时六合为秦室,未省今为何岁日。

吏不到门租不输,子长丁添更何恤。

春入山中桃自花,招邀隐侣倾流霞。

男耕女织自婚嫁,派别支分都几家。

谁泛渔舟迷处所,山开洞辟闻人语。

乍相惊问卒相欢,设酒烹鸡讲宾主。

可怜秦事已茫然,帝业初期万万年。

犹道祖龙长在世,岂知异姓早三传。

邻里殷勤争饷馈,人情与世无相异。

未信壶中别有天,却讶身游与梦寐。

山花乱眼鸟哀鸣,数日留连喜复惊。

更从洞口寻乡路,逢人欲话疑非情。

异日扁舟欲重顾,水眩山迷红日暮。

后来图画了非真,作志渊明乃晋人。

形式: 古风

和韩永贞行

君不见天为元和开号令,先遣憸人窃朝柄。

奉天难平闲虎貔,弈客待诏来京师。

口中班班谈治道,贞观开元何足为。

党与纷纷自标置,远借伊周供佞媚。

望尘附火皆美官,怨脩睚眦曾不难。

梯媒爵位由货赂,斥遂朝士因杯盘。

珣瑜卧第郢佑默,谁为唐室回狂澜。

朝攘利权未为怪,莫夺兵柄尤可叹。

仙李蟠根未当艾,十叶神器那容干。

禁中大义知谁主,东宫受禅同三祖。

越儿涕泣吴儿悲,从此豺狼不生羽。

刚明天子位初登,剪除元恶流凶朋。

八州司马才可称,节已扫地谁复矜。

子厚年少躁飞腾,身陷丑党罹熏蒸。

著文拟骚愁思凝,欲自辨白终莫曾。

王孙尸虫托骂憎,色岂不愧明窗灯。

所记先友时良肱,忍使柳氏家声崩。

吁嗟匪人何足凭,士勿妄进当战兢。

退之鲠直愤不胜,诗篇史笔两可徵,永贞覆辙宜痛惩。

形式: 古风

和韩短灯檠歌寄刘长方

我与君游最久长,短檠夜夜分清光。

初从乡校共牢落,晚入太学同凄凉。

眼看儿辈尽腾踏,尚磨铁砚穿藜床。

君今已作青云客,万言曾射天庭策。

蓝袍归拜七十翁,寿酒十分倾太白。

嗟予偃蹇只如前,日高空作卢仝眠。

乐事已输君自恣,银烛高烧环翡翠。

直形空腹旧时灯,墙角未应容易弃。

形式: 古风

和韩苦寒

羲和错冬令,寒燠常相兼。

在人为不常,时焉作贪廉。

玄冥当用事,如忌还如谦。

宜寒噤不嘘,群萌误抽尖。

既燠俄吹冷,夜寐黑不甜。

水行失其理,厥疾不可砭。

前日当孟冬,雷声震铜蟾。

三日辄大雪,飞花眩观觇。

逮此始踰月,屡变寒与炎。

晨起坐东窗,阳光快恩沾。

霜畦秀蔬苗,欣焉自腰镰。

顷刻变凛冽,枯藤怯提拈。

齿牙战霜风,缩舌疑衔钳。

架抽纷掀翻,谁能正牙签。

酒杯觉无力,瓶罄劳频添。

貂裘尚不暖,况无或衣缣。

兀坐拥黄紬,脰作寒龟潜。

气血粟肌体,涕涶冰须髯。

红炉炽薪炭,旋觉寒星歼。

静思天壤间,万类何繁纤。

路傍泣冻馁,海角愁废淹。

羽毛有不庇,腥血有不燖。

岂堪当此时,可以吾身占。

殷勤语妻子,汝勿多怨嫌。

破被尚禁絮,漏茅可添苫。

人生苟知足,处此意亦恬。

但愿王化行,东西俱被渐。

尧天日舒长,有目皆可瞻。

寒生在陋巷,甘心事齑盐。

何须傍人门,炙手随奸憸。

耽耽王侯宅,笙歌下珠帘。

寒暑止温凉,焉知有穷檐。

否泰迭往来,祸福相依黏。

勿用倚彼玉,自分安吾蒹。

饱腹日三饭,蔽形衣一襜。

祁寒勿怨咨,庶用惩无厌。

形式: 古风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