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引.豆粥

一盂花乳。小厨净、玉纤自煮。

豆秸红处,绿阴泼庭午。

雪色糁云子,菜把新含风露。

片时香嫩琼酥,翠匙滑,佐瓜瓠。滹沱夜渡。

者风味、时一领取。野人清趣,笑冰雪中苦。

何须问丹鼎,此即淮南家务。

万一春卖蓝桥,乞作仙杵。

形式:

鉴赏

这首《清波引·豆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夏日煮豆粥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首先描述了一盂花乳般的豆粥,由女子纤手精心烹煮,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豆子在阳光下呈现出红色,绿叶洒落庭院,增添了生机。粥的颜色如雪般洁白,点缀着云子般的颗粒,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显得清新可口。

接着,诗人将焦点转向夜晚,滹沱河水边,品尝这独特的风味,感受到自然的清趣,与冰雪中的苦涩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无需追求炼丹长生,这种平凡生活中的乐趣就是真正的淮南家常。最后,他想象春天在蓝桥上售卖豆粥,甚至希望成为卖粥的仙人,流露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雅,通过豆粥这一日常事物,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琐窗寒.纸窗

书影堆山,诗材劈雪,一房天亮。

玻璃六扇,坏了贫家色相。

选溪藤、薄于素纱,淡妆人坐秋光爽。

秪娇雏觑处,旋撕补,乱瘢如掌。风幌。月平初上。

印几幅方空,竹茎花样。凉添冷布,还买千丝越网。

小蜂儿、钻了又钻,可怜来路将眼障。

配芦帘、帐子梅花,坐领西风响。

形式:

满庭芳.蚊烟

香屑笼衣,苦蒿缚柱,担头不费多钱。

小窗天黑,飞响作雷颠。

薰取氛氲一室,螉螉泣、细管残弦。

纱幮小,法云浓处,清净坐诸天。亭边。

池草合,平头奴子,摇扇无眠。

盼秋风不到,夜月如年。

那用银荷袅篆,便贫家、梦也成仙。

篝灯畔、一群宵小,功德扫狼烟。

形式: 押[先]韵

探春.问休庵消息

䆉稏吹香,音书隔月,孺人稚子安否。

校尉摸金,将军负腹,风卷乱鸦飞去。

小小春灯影,偏幻出、梨园几部。

不应韵事唐宫,一枰猧局终古。弹尽哀弦何补。

将破子家山,琴换珠柱。

憎命文章,腐儒天地,谁把草堂赀助。

且载花潭酒,作生日、荷花红处。

转眼西风,笠头吹上秋雨。

形式:

霓裳中序第一.清时官翰林院在成都者,群出宋前辈芸子后,八月摄影,命曰《五云秋禊图》

三清一梦隔,但说西京双鬓白。回念蓬莱缥碧。

送春夜漏声,璇霄风色。卿云故国。

擅玉堂、天上词笔。群仙会、八方使节,搢笏玉皇侧。

凄绝。镜中人集,认锦水、铜驼巷陌。临江还少废宅。

剩托鱼陂,送老禅伯,九秋悲也得。

胜万古消愁示疾。贞元影、不祥同祓,唤取五云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