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重修考工记口义》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考工记》这部古代工艺技术文献的深入研究与高度评价。
诗中首先提到“千金求得自河间”,表达了对《考工记》价值的肯定,认为其价格高昂,值得花费大量金钱去获取。接着,“此记尤奇似五官”一句,将《考工记》比作五官,强调其在工艺技术领域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文苦聱牙精识少,物穷纤悉辨名难”两句,揭示了《考工记》文字艰涩、专业性强的特点,以及在详细描述各种物品时,辨识名称的困难。这反映了古代工艺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牙围以后图方见,口义于今缺不完”则指出《考工记》在描述工艺流程和图示方面可能存在不完整的情况,但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最后,“师说幸然无失坠,书成只恨鬓凋残”表达了诗人对《考工记》传承和保存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体现了对知识传承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考工记》作为古代工艺技术宝典的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