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秋分

万态深秋去不穷,客程常背伯劳东。

残星水冷鱼龙夜,独雁天高阊阖风。

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

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压断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旅途中的感受。首联“万态深秋去不穷,客程常背伯劳东”以“万态”形容深秋的丰富变化,而“去不穷”则表现出这种变化无穷无尽的特点。诗人独自在旅途中,背对着伯劳鸟向东行进,既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颔联“残星水冷鱼龙夜,独雁天高阊阖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清氛围。残星点缀着寒冷的水面,鱼龙似乎也在夜色中沉寂。一只孤雁在高空中翱翔,与阊阖(古代传说中的天门)之风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寞的意境。

颈联“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转而描写诗人与随行者的形象。瘦弱的马和疲惫的孩子在高原上缓缓前行,四周是古老的树木,只有空旷的声音回荡。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尾联“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压断蓬”表达了诗人对道路的探寻与思考。在经历了多次霜降之后,蓬草被压断,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不易。同时,诗人也借由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来寻找方向,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旅途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融合。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空馆

寂寞谁家院,凭来客梦家。

吟声振高阁,落得瓦松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题酒家壁

一杯冻面破阳春,更洗盈襟万斛尘。

入市马周空骨相,登楼孙楚尚精神。

儿童自笑行歌客,徒御兼羞失路人。

归觅传家酒炉去,莫教风笛怆西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横江春词(其一)

门外晴洲香草香,浣纱生小爱春阳。

柳丝几尺花千片,荡得春江尔许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横江春词(其二)

不羡成都濯锦新,鸭头一色皱鱼鳞。

逢人都道风波恶,如此横江思煞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