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月珠衣翡翠裳,冰肌玉骨自清凉。
不随王母瑶池去,来侍维摩病几旁。
这首元代诗人商挺的《水仙花(其二)》以水仙花为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出水仙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质。
首句“明月珠衣翡翠裳”,将水仙花比作穿着明月般珠光宝气、翡翠般华美衣裳的女子,形象地展现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高贵。这里的“明月”与“翡翠”不仅描绘了花朵的颜色与光泽,更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次句“冰肌玉骨自清凉”,进一步刻画了水仙花的清冷与高雅。冰肌玉骨形容其肌肤如冰般透明,骨骼如玉般温润,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清凉之感,暗示了水仙花在炎热夏日中带来的清新与宁静。
后两句“不随王母瑶池去,来侍维摩病几旁”,则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水仙花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特殊价值与意义。这里,“王母瑶池”象征着仙境般的美好与高远,而水仙花却选择了“来侍维摩病几旁”,即在病榻前陪伴,展现出其对人间疾苦的关注与关怀,以及不追求个人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它的外在之美,更深刻揭示了其内在的高洁品质与无私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不详
一作梦卿,年二十四,北走与元好问、杨矣游。东平严忠济辟为经历,出判曹州。蒙古宪宗三年(1253)入侍忽必烈于潜邪,遣为京兆宣抚司郎中,就迁副使。至元元年(1264)入京拜参知政事。六年同签枢密院事,八年升副使。九年出为安西王相。十六年生事罢。二十年复枢密副使,以疾免。卒后赠太师鲁国公,溢文定。有诗千余篇,惜多散佚。《元诗选》癸集存其诗四首。《全元散曲》从《阳春白雪》辑其小令十九首,多写恋情及四季风景
萧萧十二峰前路,月落猿啼霜外树。
半夜谁家上水船,竹枝歌入瞿塘去。
竹外斜阳卖酒家,雨馀红杏压枝斜。
天涯无限伤春意,自向风前拾落花。
新燕池塘绿雨肥,初晴未㬉日光微。
角巾犹带花梢湿,才倚阑干见絮飞。
锦衣公子马如龙,射雁归来半醉中。
过尽好春浑不管,扬鞭閒弄柳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