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所植松竹有作

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

举头无所见,惟闻风怒号。

我身如枯蘖,雨露自相辽。

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

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

复思毕竟空,更使心陶陶。

酿酒尝苦薄,种花尝苦彫。

酒乃乱性具,花为眩目妖。

弃置不复近,树竹延清飙。

况有手植松,雨夜能萧萧。

瞑目存黄庭,屏居非慕高。

所愿侣松竹,迟以延松乔。

形式: 古风

翻译

过去我在闽岭作客,满眼看到的都是黄色的茅草。
如今居住在魏塘,白茫茫的水漫过平坦的草地。
抬头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狂风怒吼。
我如同干枯的树枝,雨露对我而言遥不可及。
又像是身处寒冷山谷,整年遭受严霜和大雪的折磨。
环顾四周,万物皆春,但我内心凄凉,无法自慰。
再想这世间一切终将成空,反而让心境变得豁达。
酿的酒虽苦涩,种的花虽凋零,
酒能使人放纵,花则诱人眼花缭乱。
我选择远离这些,让清风穿过树林竹丛。
尤其是亲手栽种的松树,在雨夜中发出萧瑟声。
闭上眼睛想象黄庭(道家经典),隐居并非追求高洁。
我只愿与松竹为伴,期待岁月静好,与松竹共老。

注释

客:作客。
闽岭:地名,指福建山区。
黄茅:黄色的茅草。
魏塘:地名,可能指作者现在居住的地方。
平皋:平原上的草地。
风怒号:形容风力猛烈。
枯蘖:干枯的树枝。
雨露:雨水和露水,比喻恩泽。
寒谷:寒冷的山谷。
雪霜骄:严霜和大雪的肆虐。
清飙:清风。
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
松乔:松树和乔木,象征长寿。

鉴赏

诗人通过对比往昔与今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超脱的心境。开篇“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描绘了一片荒凉之景,而转而“居魏塘,白水漫平皋”,则是对现实环境的描述,两相对比,形成鲜明对照。此后,“举头无所见,惟闻风怒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外界的一切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

接着,“我身如枯蘖,雨露自相辽”、“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通过将自己比作枯萎的蘖和寒冷的谷地中的植物,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四季之物皆应自然规律而生长,而诗人则如同这些不被春天温暖所触及的植物一般,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寂寞。

“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周围春意盎然景象的淡漠,他的心情无法随着自然界的更新而得到慰藉。反而在“复思毕竟空,更使心陶陶”中,我们看到诗人开始接受和感悟这种孤独与空旷,内心获得了一种超脱的宁静。

最后几句,“酿酒尝苦薄,种花尝苦彫”揭示了诗人通过饮酒和栽培花卉来体验生活中的辛酸和艰难。接着“弃置不复近,树竹延清飙”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放弃,而“况有手植松,雨夜能萧萧”则是诗人在超脱中寻找到的宁静与平和。

结尾,“瞑目存黄庭,屏居非慕高。所愿侣松竹,迟以延松乔”,诗人表达了他希望与自然相伴,与松竹为伍,以此来延续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坚韧。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冥冥云出溪,浩浩风薄木。

湿烟驱不散,映岫森雨足。

场功既云毕,麦陇望已绿。

矧予无一事,屏处谢追逐。

霜空晴固佳,雨暗亦所欲。

悠悠老大心,万事付所属。

独敢私言润,活尽新栽竹。

形式: 古风

雨后望云

岁序属残腊,云容先发春。

氛氲迎近壑,乱鬈霭遥津。

暮色含微雨,林滋被细筠。

忧居时物变,有泪洒苍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雨霁出郊外

时雨当夜来,出郭喜新霁。

伫立望四郊,春容卉无际。

群山隔大江,苍岩澹相对。

轻风生水波,微露滋花气。

缘津柳已暗,忽悟清明至。

融怡岁序同,俯仰山河异。

逢时思坟墓,拜扫十年废。

闻有故童仆,壶餐酹荒隧。

新阡固已远,龙輴尚天外。

已深濡露悲,更下孤臣泪。

形式: 古风

雨霁独夜

繁星凝夜气,黑月惟西山。

一室空林迥,逾知天地宽。

叶乾风有韵,石乱水多湍。

独坐澄诸念,忧来信有端。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