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繁星凝夜气,黑月惟西山。
一室空林迥,逾知天地宽。
叶乾风有韵,石乱水多湍。
独坐澄诸念,忧来信有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静坐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繁星凝夜气,黑月惟西山。”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星空密布,月亮低悬在西边的山峦之上,营造出一种深邃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凝”和“惟”字用得恰到好处,“凝”表现了夜晚星辰的聚集与浓厚,而“惟”则传达了一种孤独与专一。
“一室空林迥,逾知天地宽。”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空间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广阔世界的感悟。在这宁静的夜晚,一个小小的房间似乎就能包含整个宇宙,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天地之大。
“叶乾风有韵,石乱水多湍。”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描绘,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石头间流水纷争,这些声音在静夜中显得尤为清晰,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
“独坐澄诸念,忧来信有端。”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在这宁静而深远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静坐,不仅澄清了所有杂念,更在忧虑中寻找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活动的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埼岸互萦斜,因依爱筠绿。
虽疑境过清,未必伤幽独。
偶坐松下石,泉声作琴筑。
慈子为牛真自取,逢分卧箦亦何哉。
我今病落无多恨,况复终同短发埋。
春雪欲垂地,春水縠纹浮。
乱山无人到,梅花供客愁。
轻风侧乌帽,韶序欺白头。
攀条记旧赏,嗅蕊悲前游。
斜日忽反照,烟华风际流。
已叹繁华盛,俄观青荫稠。
沉吟两京路,恻怅濒汉洲。
尚想万玉妃,清樽交献酬。
天涯叹憔悴,览物空夷犹。
饮罢不能赋,临风三叹休。
兹轩临绝顶,远与前山平。
睡起月初上,冷冷晓风清。
暗岭跃飞雷,白云出疏星。
四顾莽不辨,惟闻候虫鸣。
居人正酣寝,我已事晨征。
思妇闺中意,游子天外情。
策羸取微径,羁梦何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