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田

鹿田迥在翠微巅,乘兴来寻半日闲。

径入古松行落叶,目随飞鸟破寒烟。

钟声不隔东西寺,屐齿何辞上下山。

一见老僧如旧识,相留煮茗试岩泉。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鹿田寺坐落在青翠山峰之巅,我乘兴而来寻找半天的清闲时光。
沿着小路走进古松林,落叶飘零,目光追随着飞翔的鸟儿穿透寒冷的雾气。
寺庙钟声穿越东西,我不怕山路崎岖,乐意攀登上下山间。
初次见到老僧仿佛旧识,他热情地邀请我煮茶品尝山间的泉水。

注释

鹿田迥:鹿田寺位于高高的山巅。
翠微巅:青翠的山峰顶。
乘兴:兴致勃勃。
半日闲:半天的悠闲时光。
径入:沿着。
古松:古老的松树。
落叶:飘落的树叶。
寒烟:寒冷的雾气。
钟声:寺庙的钟声。
东西寺:东西两侧的寺庙。
屐齿:木屐的齿状部分。
上下山:上山下山。
老僧:年长的僧人。
旧识:似曾相识。
煮茗:煮茶。
岩泉:山中的泉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中景象,诗人于石以其独特的笔法将自然之美与禅意融为一体。

"鹿田迥在翠微巅,乘兴来寻半日闲。" 这两句开篇便展现了诗人的喜好,他选择了一个位于翠绿山巅的宽阔鹿田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而他到此处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与片刻的悠闲。

"径入古松行落叶,目随飞鸟破寒烟。" 诗人在这两句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自己融入了大自然之中。古松、落叶和飞鸟都成为了诗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而“破寒烟”则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钟声不隔东西寺,屐齿何辞上下山。" 这两句通过钟声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和心灵宁静的主题。而“屐齿何辞上下山”则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顺应与喜爱,无论是攀登还是下山,都是一种对自然力的顺从。

"一见老僧如旧识,相留煮茗试岩泉。" 最后两句中的“一见如旧识”体现了诗人与老僧之间的深厚情谊,而“相留煮茗试岩泉”则展现了一种禅意,通过品茶这一行为来感悟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真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合一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寥歌

壁乎琴兮不弹,心乎道兮忘言。

操履霜兮猗兰,忠与孝兮两全。

松风兮涧泉,琴无弦兮有弦。

青霞兮柯仙,道不传兮有传。

形式: 古风

答吴子真

子居金华山之东,我居金华山之西。

东西相望二百里,半面未识心相知。

扳条采荣远莫致,梦中往往或见之。

子持一卷易,我携一篇诗。

此诗此易世不识,与子共作千年期。

前乎千载事已矣,后乎千载谁是非。

握手论心语未了,松风万壑寒生衣。

山深梦断不可觅,落花耿耿寒梅枝。

起视金华万山顶,惟有白云来去飞。

形式: 古风

答诸公游山作

金华山巅一挥手,俯视尘寰仰星斗。

闲云满地白鹤飞,积雪暗天苍兕吼。

北山周回七百里,名著洞天非不久。

世人未识山中乐,问我山中何所有。

旧传叱石化羊眠,亦有耕田驱鹿走。

大士浴瓶今尚在,孝标书堂谁与守。

翩然东访赤松子,何须辟谷能延寿。

出门一笑天地宽,龊龊徒为儿女丑。

君不见东坡游赤壁,东望武昌西夏口。

江山风月两依然,谁能与客携鱼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答诸友

之子词场无敌手,骑麟翳凤集北斗。

藉藉人间月旦评,滔滔笔下风涛吼。

方抟扶摇九万里,可速则速久则久。

文章何止拟相如,政事亦堪脩冉有。

回首落日烟尘昏,满眼风寒沙石走。

老天应未丧斯文,君子固宜知所守。

刀以铦而缺,砚以钝而寿。

名高多谤毁,女妒无妍丑。

乃知明哲可保身,安用嚅唲浪开口。

悠然一笑对南山,壁上有琴樽有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