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五言长城》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以“五言”体裁构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文学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文学才华。
首联“老子风骚将,雄豪霸一方”,开篇即以“老子”自比,显示了诗人自信而豪迈的气魄,仿佛是引领风骚的将领,在文学的疆域中独占鳌头,威震四方。
颔联“五言如壁立,万里此城长”,进一步描绘了五言诗如同坚不可摧的城墙,绵延万里,象征着诗人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不朽的价值。这里巧妙地将五言诗的形式与宏伟的城墙形象相结合,既体现了诗体的独特魅力,也寓意了诗人在文学领域的崇高地位。
颈联“气靡曹刘垒,声喧翰墨场”,通过对比曹操、刘备等历史人物的军事成就,来衬托诗人的文学成就。这里的“气靡”形容诗人的气魄无人能及,“声喧”则表现了其作品在文坛上的巨大影响力。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实力,也暗示了其作品在读者心中激起的强烈反响。
尾联“但令投帻去,谁诧撚须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创作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试图束缚其思想和表达的人的不屑。这里的“投帻”和“撚须”都是古代文人表示不满或反抗的姿态,诗人借此表明自己愿意放弃世俗的束缚,追求真正的文学自由。
最后两联“羲笔图成阵,韩文喻倚墙”,通过引用羲之(王羲之)和韩愈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文学领域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羲之的书法如同阵列有序的军队,韩愈的文章则像坚固的城墙,都象征着诗人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整体来看,《五言长城》不仅展现了林希逸作为宋代文人的雄心壮志和深厚文学功底,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文学风景画,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豪情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