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爱月夜眠迟》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月夜的独特情感体验。
首联“意爱多成癖,清秋怅望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月的喜爱已成习惯,尤其是在清冷的秋夜,面对明月,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惆怅。这里以“癖”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月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情感可能带来的内心波动。
颔联“月能向人好,夜不恨眠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月之间的关系。月似乎能理解诗人的感情,给予他温暖与陪伴,以至于诗人不因夜深而遗憾未能早些入眠。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合,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颈联“捣药何为者,停杯屡问之”,借用了嫦娥捣药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的无限遐想。他停下饮酒,多次询问月中的捣药者为何忙碌,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尾联“貂裘蟾正恋,鸳枕蝶休痴”,以“貂裘”、“鸳枕”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对月夜的深深眷恋,仿佛月中的蟾蜍(即月亮)正与他相恋,而梦境中的鸳鸯与蝴蝶也不再痴情。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以及他对月夜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林希逸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创造出一种既浪漫又富含哲理的诗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