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先兄以连雨形于咏歌是时适闻韩侯淮北之捷因次韵

颓垣败屋未须悲,淮北于今暗铁衣。

背水汉营朝气锐,青冈敌骑夜声微。

萧条里巷徵符急,浩渺江湖羽檄稀。

不及戎行亲矢石,独将诗礼继庭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名为《孚先兄以连雨形于咏歌是时适闻韩侯淮北之捷因次韵》。诗中描绘了淮北战场的紧张局势与战后的情景,以及对兄长的思念之情。

首联“颓垣败屋未须悲,淮北于今暗铁衣”,开篇即以颓败的城墙和房屋为背景,暗示战争的残酷,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悲伤,而是以一种冷静的态度看待这一切,表达了对战争现实的客观认识。

颔联“背水汉营朝气锐,青冈敌骑夜声微”,通过对比,展现了两军的动态。汉军在背水一战中士气高昂,而敌军则在夜晚悄悄行动,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

颈联“萧条里巷徵符急,浩渺江湖羽檄稀”,转而描写战后的景象。战事虽已结束,但征召令依然紧迫,江湖间传来的紧急文书却变得稀少,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尾联“不及戎行亲矢石,独将诗礼继庭闱”,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亲身参与战场,只能通过诗文来表达对兄长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的牵挂。这既是对兄长英勇行为的敬佩,也是对自己未能直接参与战斗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伏睹亲征榜又闻韩侯过江北是皆可喜然小臣区区亦有不胜忧者辄次韵成鄙句呈子骏侍郎

亲征一纸诏书颁,顿觉中原气象还。

漫说风沙临瀚海,遥怜草木旧淮山。

百年社稷倾危后,一掷乾坤胜负间。

北望銮舆心共折,小臣无路得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孚先兄久雨

未容春色到园林,寂寞莺花困久阴。

积潦坏墙低易补,晓寒侵被破难禁。

门闲剩欲偿诗债,裘敝犹堪当酒金。

昨夜东风扫群翳,放回天地发生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甲寅仲秋水涨独民先兄元发弟徙居招提日有登览棋酒之胜连日雨复大作水且荐至举室几于湿浸仰二公之旷达叹辎重之为累辄成鄙句以寄并呈志尹宣教表兄洎往来诸友兄一笑

活计从来祗旋营,急难方悟此生轻。

资身但有书盈腹,润屋不将金满籯。

尘榻晓寒资酒力,空阶夜雨杂棋声。

茗瓯时赴汤休约,肯念人间雨与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晴

西风一夜卷层波,并落人声喜气多。

巨浸涨天吞梦泽,空庭积水湛星河。

光摇万瓦疑浮动,翠飐群山巧琢磨。

从此江湖更清旷,肯将轩冕换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