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二子观取鱼于窦家池以钱得数斗置驿

闭户读书生白发,闲向村东看鱼穴。

曾随树影数圆波,铁面渔师肝肺别。

向来痴腹负此翁,只可买放莲溏中。

万事成亏等闲里,佗年此地费雷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关上门窗读书直到白发生成,闲时向村东观看鱼儿的洞穴。
曾经跟随树影计算水面上的涟漪,那严肃的渔夫心肠与常人不同。
一直以来,我这痴心之人辜负了这位老者,只能将鱼儿买下放归池塘。
世间万物的得失都在不经意间发生,将来此处或许会经历风雨变幻。

注释

闭户:关门闭户,指专心读书。
白发:指年纪大或长时间专注导致的头发变白。
鱼穴:指鱼儿栖息的地方,可能是指池塘或河床。
铁面渔师:形容渔夫严肃不苟言笑。
痴腹:形容对某事极度痴迷。
莲溏:养莲花的池塘。
万事成亏:世间万物的得失。
佗年:未来某时。
雷风:比喻剧烈的变化或风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与义在闭门苦读之中,偶得闲暇,来到村东池塘边观察捕鱼的情景。他注意到渔夫专注捕鱼,连水面的圆波都仔细计数,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渔夫的专注和坚韧。诗人感慨自己对这位“铁面渔师”般的渔夫心怀敬意,觉得应该尊重他的劳动,于是决定用钱买下几斗鱼,让它们在莲塘中自由生活。

接着,诗人反思人生得失,认为世间万物的盈亏都在不经意间发生,而这些小事对于未来的影响可能不亚于大的变故。他预见到将来此处可能会有风雨变幻,但此刻的平静与和谐更值得珍惜。

整首诗通过观鱼之事,寓含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平凡人辛勤劳动的尊重。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

天涯一尊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形式: 古风

同杨运干黄秀才村西买山药

潦缩田路宽,委蛇散腰脚。

胜日三枝杖,村西买山药。

岗峦相吞去,远木互前却。

天阴野水明,岁暮竹篱薄。

田翁领客意,发筐堆磊落。

玉质缃色裘,用世乃见缚。

屠门几许快,夜语寻幽约。

石鼎看云翻,门前北风恶。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同叔易于观我斋分韵得自字

小草浪出山,大隐乃居市。

功名一画饼,甚矣痴儿计。

倾身犯火宅,顾自以为戏。

汗颜逢冰子,更复问奚自。

三肃斋中人,本是青云器。

虽然山上山,政尔吏非吏。

肃肃窗前竹,见引著胜地。

世间剧寒暑,了不受荣悴。

门前剥啄客,欲问观我意。

但持邯郸枕,赠我一觉睡。

形式: 古风

同范直愚单履游浯溪

潇湘之流碧复碧,上有铁立千寻壁。

河朔功就人与能,湖南碑成江动色。

文章得意易为好,书杂矛剑天假力。

四百年来如创见,雷公雨师知此石。

小儒五载忧国泪,杖藜今日溪水侧。

欲搜奇句谢两公,风作浪涌空心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