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

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

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

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

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

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

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词以琵琶演奏技艺为主题,通过描绘音乐的魅力和听者的情感反应,展现了词人的感慨与怀旧之情。"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开篇即赞美琵琶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如同檀槽中流淌出的动人旋律。接着,"半弯逻逤无情物",将琵琶比作无情之物,暗示它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君何苦",词人质问琵琶,为何要触动人心中最敏感的往事,让人感叹岁月无情,"青衫已是人迟暮",借青衫老去的形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江东烟树"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哀愁的氛围,即使没有琵琶声,也能勾起往昔的泪水。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将听者的情绪推向低谷,仿佛在秋夜中独自落泪。"灯前一队儿女",画面转换至家庭场景,但欢乐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哀伤。"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运用奇特的意象,描绘出狐仙般的幻觉,增添了神秘感。

最后,词人感慨"两家后主"的命运,他们因琵琶声而动情,甚至愿意抛弃家乡。整首词以琵琶为媒介,交织着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词人深沉的人生哲思。陈维崧的词风豪放,此作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喜见狮儿四首(其一)

猛兽产于绝域,骁腾来自安西。

一呼百物尽披靡,何论猘奴鹞子。

我顾灰颓若此,儿应跳荡如斯。

神仙将相讵难为,万事取之以气。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喜见狮儿四首(其三)

儿已健如黄犊,翁何此日才来。

怒涛雪浪吼长淮,兵火连天四载。

细听吴音小却,戏投粔籹旋回。

怪娘奁畔有于思,笑问客家何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凤凰台上忆吹箫.秣陵怀古

红板桥南,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

记离宫墙外,年少潜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声度龙楼。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悠悠。

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

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

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念奴娇.读孚若长歌即席奉赠仍用孚若原韵

霆轰电掣,算君才、真似怒涛千斛。

百感淋漓风骤起,劈裂满堂桦烛。

公醒而狂,人憎欲杀,抵鹊何须玉。

春衫老泪,鲛珠瓣瓣堪掬。

不记三十年前,灌夫使气,嚄唶惊邻屋。

弹指蓬莱今又浅,短发可能长绿。

诗酒前缘,莺花小劫,世事弹棋局。

关山笛破,欲吹吹不成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