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静安八咏(其四)讲经台》描绘了一幅佛教僧侣讲经完毕后的宁静景象。首句"东土高僧大梦还"暗示了僧人结束了一场佛法的宣讲,如同从梦境中醒来。"讲经犹刺雨花台"则形象地描述了僧人在雨花台上讲解佛法的情景,"犹刺"二字仿佛能看到僧人的专注与佛法的深入人心。
接下来两句"天龙去尽香云散,满地松阴长石苔"进一步渲染了氛围。"天龙去尽"暗指听众散去,"香云散"象征着佛法传播后的寂静,而"满地松阴"则增添了清凉与禅意,"长石苔"则显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静谧。整体上,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讲经台的空灵与历史感,体现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佛法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