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寺(其四)

六籍工夫四海名,太平底事竟沉沉。

裕陵一去何年再,长使时贤泪满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凭借六经的学问赢得了四海的名声
为何太平盛世却如此沉寂无声

注释

六籍: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工夫:学问和努力。
四海:天下各地。
名:名声。
底事:究竟怎么回事,为什么。
沉沉:形容沉寂、无声无息。
裕陵:清朝乾隆皇帝的陵墓,这里代指盛世。
何年再:何时才能再次出现。
时贤:当时的贤人。
泪满襟:泪水湿透衣襟,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名为《定林寺(其四)》,作者是宋代的家之巽。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兴衰的感慨。"六籍工夫四海名",诗人提及古人钻研六经典籍的深厚学问,这些学识曾经享誉天下。然而,"太平底事竟沉沉",诗人感叹即便在太平盛世,这样的学术辉煌也似乎逐渐被遗忘,显得暗淡无光。

接着,诗人以裕陵(可能指的是明朝某个皇帝的陵墓)为例,询问它何时能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敬仰,"裕陵一去何年再",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更迭。最后,"长使时贤泪满襟",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流失的深深惋惜,以及对后世贤才未能继续发扬光大的哀伤之情。

整首诗寓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与忧虑,以及对知识传承的呼唤,具有一定的历史反思和文化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10)

家之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定林寺(其五)

老屋三门山径幽,中藏无限古今愁。

新诗吟罢春云合,塔里金仙笑点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定林寺(其三)

十载浮云几变更,归来钟阜碧嶙峋。

早知山色无今古,只与青山作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三贤堂诗(其二)

谁称三老作三山,夫子宁居季孟间。

骆厩侍人多愧色,鳖头处士若为攀。

辞章小技应閒事,节义千年真大闲。

何似眉山专一壑,九京贤圣尽欢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三贤堂诗(其一)

孤峰落魄一诗人,白傅何曾号直臣。

较似眉山敢同传,并祠浙水恐诬神。

人非伦拟终非偶,论贵平和不贵新。

争似独尊元祐学,高堂正笏更垂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