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龟山先寄吕少冯

出舟跛跛为情亲,催遣篮舆烦故人。

九死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

晨炊要索祖仁饭,老鬓旧著渊明巾。

传语淮山元好在,初捐一笑与羁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诗人乘船出行,因腿脚不便需亲人陪伴,还劳烦朋友帮忙安排篮舆接送。
经历九死一生才从楚地脱险,但人生百年旅程仍未结束,又计划游历秦国。
早晨的餐食希望能得到祖先仁慈的赐予,他已年迈,头戴陶渊明式的头巾。
告诉淮山,我心中的故乡依旧存在,初次赠你微笑,以慰藉我这羁旅之臣的心灵。

注释

出舟:乘船出行。
跛跛:形容腿脚不便。
情亲:亲人。
篮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交通工具。
九死:多次面临死亡。
全真:保全性命。
楚:楚地。
秦:秦国。
晨炊:早晨做饭。
祖仁饭:祖先的仁慈赐予的食物。
老鬓:斑白的鬓发。
渊明巾:陶渊明式的头巾,象征隐逸生活。
传语:传达话语。
淮山:指代故乡或山脉。
元好在:依然美好。
初捐一笑:初次赠予微笑。
羁臣:流放或远行的臣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至龟山先寄吕少傅》。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情感和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与生活态度。

"出舟跛跛为情亲,催遣篮舆烦故人。"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离别之际,对亲人的不舍与对友人的牵挂。"跛跛"形容出舟时的迟缓和不舍,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而"催遣篮舆"则是急切地让仆人准备行李,反映出诗人对待别离友人的迫切心情。

"九死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惜以及对旅途的无限向往。"九死"意味着经历过重重磨难,仍然坚持自己的道路;而"百年未了"则是指在有限的人生中,还有许多地方尚未游历,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和探索的热爱。

"晨炊要索祖仁饭,老鬓旧著渊明巾。"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晨炊"是早上烹饪食物,"要索"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而"老鬓旧著渊明巾"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年迈时仍然保持着一颗向上的心灵状态。

"传语淮山元好在,初捐一笑与羁臣。" 最后两句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缅怀,以及对于那些有共同志向之人的友谊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生活片段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至青阳先寄韩子苍

秃发羁臣百不忧,树头树底鸣栗留。

游方便具屈宋眼,出世真成陶谢流。

著冠来籴太仓米,捩柁故转长淮舟。

莫问铜钱恰三百,浇肠一斗与君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至楚约诸人饭而圣功不来翌旦乃见过

前身坐衲僧,积此葵苋债。

今朝偶烹鲜,居士辄破戒。

摩挲羁臣腹,商略九州大。

平生折脚铛,个里有妙解。

关郎作底忙,使我一长喟。

明发得得来,犹较些子在。

形式: 古风

至楚怀慎汉公

抱瓮何许欲灌园,独怜帆腹会孤掀。

双轮有蒲良未好,束帛加璧安足论。

少日读书守贫巷,异时簪笔登修门。

相思徒吟老驼句,不见君来欲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舟行坐睡

撩天鼻孔蟠雷车,世间诸法种种坏。

饱参饭后蒲团禅,北湖端为第一代。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