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其一)

玉京仙侣,同受琅函结。风雨隔,尘埃绝。

霞觞翻手破,阆苑花前别。

鹏翼敛,人间泛梗无由歇。

岂忆山中酒,还共溪边月。愁闷火,时间灭。

何妨心似水,莫遣头如雪。

春近也,江南雁识归时节。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千秋岁》(其一)中的片段。诗人以仙境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神仙聚会的画面。"玉京仙侣,同受琅函结",形象地展现了仙人们在玉京(传说中的仙都)共享神秘的宝函,象征着他们超凡的友谊和修行。接下来的"风雨隔,尘埃绝",则暗示了他们与尘世的隔离,生活宁静而清高。

"霞觞翻手破,阆苑花前别",通过描绘仙人举杯畅饮的场景,传达出离别的氛围,暗示着他们的相聚短暂而珍贵。"鹏翼敛,人间泛梗无由歇",运用大鹏鸟的意象,表达了仙人们对于人间纷扰的淡然,以及他们不愿轻易回归尘世的决心。

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山中生活的怀念和对溪边月色的向往,"岂忆山中酒,还共溪边月",流露出淡淡的忧郁。然而,他提醒自己要保持心境平和,"愁闷火,时间灭",并寄希望于春天的到来,"春近也,江南雁识归时节",寓意着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但自然规律不变,春天总会如期而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仙人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次韵吊高邮秦少游

江头苑外。常记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

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杯盘藉草犹相对。洒涕谁能会。

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惊涛自卷珠沈海。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其二)

叶舟容易。行尽江南地。南雁断,无书至。

怜君羁旅处。见我飘蓬际。如梦寐。

当年阆苑曾相对。休说深心事。但付狂歌醉。

那更话,孤帆起。水精溪绕户。云母山相砌。君莫去。

只堪伴我溪山里。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自金乡之济至羊山迎次膺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

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

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

便拼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

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

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二)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

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

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

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

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夐绝尘间。

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

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

纵枯槁,松桧耐得霜寒。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