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

有人望月吟太虚,半夜秋风生碧芦。

碧芦风起吹老桂,吟声入月惊蟾蜍。

明夜中秋更好吟,兔肥蟾大桂成林。

桂兔之外有何物,玉池水到中秋溢,秋风刮水如霜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积所作的《八月十四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与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先,诗人以“有人望月吟太虚”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夜晚,一位诗人正对着满天星斗和皎洁的月亮吟诵,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半夜秋风生碧芦”,随着夜深人静,一阵秋风吹过碧绿的芦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凉意和生机。随后,“碧芦风起吹老桂”,秋风不仅吹动了芦苇,也吹起了古老的桂花树,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给整个场景添上了淡淡的花香。最后,“吟声入月惊蟾蜍”,诗人的吟唱声仿佛穿透了月光,惊醒了栖息在月下的蟾蜍,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明夜中秋更好吟,兔肥蟾大桂成林”,诗人预想明夜的中秋之夜会更加美好,那时的月亮会更圆更大,桂花树也会更加繁茂,预示着团圆与丰收的美好寓意。最后,“桂兔之外有何物,玉池水到中秋溢,秋风刮水如霜滴”,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除了桂花、月亮和兔子外,还有清澈的玉池水在中秋之夜溢满,秋风拂过水面,如同霜珠滴落,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月下作赠吕秘校

去年中秋月,与子共吟诗。

今年中秋月,与子嗟别离。

前书约相见,颇说中秋期。

夜久风霜寒,对月空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汝弼

山阳如许大,不与我同住。

翩翩雁与鸿,可惜分飞去。

淮中极清泚,亦有洲与沚。

一雁自安栖,一鸿望江水。

形式: 古风

寄张宜伯

空中气候何苍苍,风力不劲云不黄。

一冬无雪农家忙,为忧麰麦不丰穰。

若有雪时满引觞,仍将诗去报庾郎。

牢收浙帅厨中羊,恐有剑客过城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渔者

缚竹编茅杂乱蓬,四篱俱是野花丛。

莫道江湖山色好,篱落不禁秋后风。

秋后风从西北起,身上蓑衣冷如水。

夫妻却在钓船中,儿孙走入芦花里。

夫妻不会作活计,辛苦卖鱼沽酒费。

儿孙身上更贫穷,白日无衣夜无被。

昨日前村酤酒处,今朝忽见无人住。

闻道江南地更暖,移舟急望江南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