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燕山

西风乾木叶,原野变颜色。

征人别所知,去去燕山北。

省觐亦其常,我独何偪仄。

春明发故园,秋乃辞京国。

岂曰哭穷途,蹭蹬至此极。

亦以走边庭,徒旅不可得。

羽箭逐庄头,腰刀随戍卒。

浑脱取其温,驽骀借其力。

冰霜不畏寒,崎岖亦可出。

纵复隔关山,凌风有羽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离开京城,前往遥远边疆的壮阔旅程。开篇“西风乾木叶,原野变颜色”以秋风扫落叶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凄凉与自然界的季节更替,预示着旅程的艰难与漫长。接着,“征人别所知,去去燕山北”,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征人,以及他即将前往的方向——燕山之北,一个遥远而未知的地方。

“省觐亦其常,我独何偪仄”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常规省亲行为的无奈与自责,暗示了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无法享受家庭团聚的温馨,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压抑。接下来,“春明发故园,秋乃辞京国”描述了主人公从春天出发,到秋天才离开京城,时间跨度之长,空间距离之远,可见其旅途之艰辛。

“岂曰哭穷途,蹭蹬至此极”两句,虽然表面看似在感叹命运的不公,实则表达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他并未因遭遇困难而放弃,而是选择继续前行。“亦以走边庭,徒旅不可得”则进一步说明了他此行的目的地是边疆,为了国家或某种使命,即使路途艰难,也必须坚持下去。

“羽箭逐庄头,腰刀随戍卒”描绘了主人公在边疆的生活状态,他参与军事训练,与士兵一同生活,随时准备应对边境的挑战。“浑脱取其温,驽骀借其力”中的“浑脱”和“驽骀”分别指代保暖衣物和普通马匹,表明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利用有限资源克服困难。

“冰霜不畏寒,崎岖亦可出”体现了主人公面对恶劣环境的勇气与决心,即使面对严寒和崎岖的山路,也能勇敢前行。“纵复隔关山,凌风有羽翼”最后两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即使身处遥远之地,心中仍有飞翔的力量,寓意着无论多大的困难,只要心存希望,总能找到克服的办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艰难旅程中展现出的坚韧、乐观和对国家的忠诚,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力量的作品。

收录诗词(82)

杨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丰润县逢高丽使者

丰润城西晓色开,方袍一队逐龙媒。

道旁人说高丽使,著得先朝旧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望首阳山

垂鞭信马蹄,平沙入孤竹。

孤竹传者谁,二子伯与叔。

让国久无家,东海留芳躅。

岂至采薇时,不食还乡曲。

而以首阳名,专号兹山麓。

清风讵可攀,庙貌随时俗。

俎豆纵千秋,不饱他人粟。

我来大道旁,日暮仍驰逐。

安得拜衣冠,细摸残碑读。

形式: 古风

次榆关

西风吹落木,斜日满群山。

白板新官舍,黄榆旧汉关。

前车行欲止,我马去仍还。

投宿知何处,柴门一水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山海关

东海边头万仞山,长城犹在白云间。

烽烟不报中和殿,锁钥空传第一关。

大漠雪飞埋战骨,南天雨过洗刀环。

汉家丰沛今辽左,铁马金戈岁岁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