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州第一.次韵送春

杨柳楼深,推梦乍起,前山一片愁雨。

嫩绿成云,飞红欲雪,天亦留春不住。

借问东风,甚飘泊、天涯何许。

可惜风流,三生杜牧,少年张绪。陌上差差携手去。

怕行到、歌台旧处。

落日啼鹃,断烟荒草,吟不成谁语。

听西河、人唱罢,何堪把、江南重赋。

敲碎琼壶,又前村、数声钟鼓。

形式: 词牌: 氐州第一

翻译

在深深的杨柳楼中,我从梦境中惊醒,眼前是连绵的前山,下着让人忧郁的雨。
嫩绿的树叶如云,红色的花朵似雪,天空也留不住春天的脚步。
向东风询问,为何你如此漂泊,不知你流浪到了哪里。
多么可惜,像杜牧和少年张绪那样的风流人物,如今只能在田间小路上渐行渐远。
我不敢再前行,因为那曾是歌舞之地。
夕阳下,杜鹃鸟哀鸣,荒草丛中,我无法吟出心中的言语。
听到西河的人们唱完歌后,更难以忍受再次想起江南的往事。
敲碎了手中的美玉酒杯,又听见前村传来的阵阵钟鼓声。

注释

杨柳楼:指带有杨柳的楼阁。
推梦乍起:从梦中突然醒来。
愁雨:令人忧郁的雨。
嫩绿:新鲜翠绿的颜色。
飞红:花瓣飘落,像雪花一样。
东风:春风。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风流:指才情出众的人物。
杜牧:唐代诗人,以风流才子著称。
张绪:南朝梁时的美男子。
歌台:古代供唱歌表演的场所。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指思念之地。
敲碎:打碎。
数声钟鼓:几声钟声和鼓声。

鉴赏

这首词以"杨柳楼深"开篇,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杨柳依依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离别伤感的氛围。"嫩绿成云,飞红欲雪"运用比喻,写出春天色彩斑斓却又即将消逝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

"借问东风,甚飘泊、天涯何许"借东风寓言春天的离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接下来,词人将杜牧和张绪两位历史人物与春风相联系,表达对青春易逝、风流不再的感慨。

"陌上差差携手去"描绘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怕行到、歌台旧处"则勾起了对往昔欢歌笑语之地的回忆,如今只剩下"落日啼鹃,断烟荒草"的凄凉景象,词人心中充满无尽的哀愁。

"听西河、人唱罢,何堪把、江南重赋"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故国江南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结尾"敲碎琼壶,又前村、数声钟鼓"以夜色中的钟鼓声渲染出更浓厚的离别情绪,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

总的来说,赵功可的《氐州第一·次韵送春》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送别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

赵功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遗民词人。名宋安。七岁丧父,由其祖父抚养成人,有文名,与其堂兄赵文并称“二赵先生”。布衣终身,平身交游詹玉,揭傒斯等人。今存词八首,词风苍劲

  • 字:功可
  • 号:晚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246-1326

相关古诗词

曲游春.次韵

千树玲珑罩,正蒲风微过,梅雨新霁。

客里幽窗,算无春可到,和愁都闭。万种人生计。

应不似、午天闲睡。起来踏碎松阴,萧萧欲动疑水。

借问归舟归未。望柳色烟光,何处明媚。

抖擞人间,除离情别恨,乾坤馀几。一笑晴凫起。

酒醒后、阑干独倚。时见双燕飞来,斜阳满地。

形式: 词牌: 曲游春

声声慢.残梦和儿韵

情痴倦极,天阔归迟,吟魂无力随风。

月落墙阴,一屏睡睫濛濛。

邯郸平生难记,记花前、犹醉金钟。

留连处,忽一声山外,吹度晴钟。

觉来重重追忆,似游尘飞去,那拾遗踪。

寄谢芳卿,向来曾主芙蓉。

人间兴亡万感,看千年、与梦皆空。

披衣起,倚阑干、人在笑中。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柳梢青(其二)友人至

客里凄凉,桐花满地,杜宇深山。

幸自君来,谁教春去,剪剪轻寒。愁怀无语相看。

谩写入、徽弦自弹。小院黄昏,前村风雨,莫倚阑干。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其一)怀青山兄,时在东湖

一健如仙,东湖烟柳,坐拥吟翁。

几许功名,百年身世,相见匆匆。别来三度秋风。

怕看见、云间过鸿。酒醒灯寒,更残月落,吾美楼中。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