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雪

乌龙如真龙,妥尾卧江碛。

时时登楼望,爪尾略可识。

今朝事大异,千嶂忽如失。

遥知重云外,已有雪数尺。

颇念采薇人,清坐焉得食。

裹饭欲问之,矫首空峭壁。

念昔故山时,僵卧风雪夕。

静闻长松折,声若裂巨石。

天晴视岩涧,鸟兽死如积。

清梦不可寻,抚楯三太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乌龙像真龙,安静地躺在江中的沙洲。
我时常登上楼台眺望,只能隐约辨认出它的爪尾。
今日的情景大不相同,连绵的山峰忽然消失不见。
我知道在那重重云层之外,已有几尺厚的积雪。
我深深挂念着采薇的人,他们如何在清冷中觅食。
想给他们送饭,抬头却只见峭壁高耸。
回想起往昔在故乡山中,夜晚冻僵在风雪之中。
静静聆听,仿佛听见长松被折断的声音,如同巨石破裂。
天气放晴后,我望着岩石间的溪涧,鸟兽尸体堆积如山。
过去的梦境再也找寻不到,抚摸栏杆,心中充满叹息。

注释

乌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
妥尾:安静地躺下。
江碛:江中的沙洲。
千嶂:许多连绵的山峰。
重云:浓厚的云层。
采薇人:指隐居山野的人。
峭壁:陡峭的崖壁。
僵卧:冻僵躺着。
长松:高大的松树。
楯:栏杆或盾牌。
太息:深深的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以乌龙(可能是指一种龙形的山峰)为引子,展现了自然界的严寒与变化。乌龙像真龙般卧于江边沙洲,诗人时常登楼远眺,对它的形态略有所知。然而,今日乌龙周围的山峦突然失去了往日的轮廓,暗示着大雪覆盖,使得景色大异于平时。

诗人遥想远方云层之外,积雪已深,不禁联想到隐居山野的人们,他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清贫度日,采薇为食。诗人想要前往探问,却只能抬头望见陡峭的崖壁,无法接近。回忆起往昔在故乡山中,他曾经历风雪交加的夜晚,听见风吹松枝断裂的声音,如同巨石破裂,令人震撼。

天气晴朗时,他凝视岩涧,见到鸟兽因严寒而死亡,堆积如山,这情景让他的梦境变得遥远,只能黯然神伤,三次叹息。整首诗通过乌龙和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山中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乌栖曲

楚王手自格猛兽,七泽三江为苑囿。

城门夜开待猎归,万炬照空如白昼。

乐声前后震百里,树树栖乌尽惊起。

宫中美人谓将旦,发泽口脂费千万。

乐声早暮少断时,莫怪栖乌无稳枝。

形式: 乐府曲辞

书日用事二首(其一)

左右数书册,朝夕一草堂。

家贫自能俭,病愈不求方。

盛馔豚肩美,常庖笋茁香。

园丁报花坼,亦复命壶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书叹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少年不自珍,妄念然烈火。

眼乱舞腰轻,心醉笑齿瑳。

馀龄幸早悟,世味无一可。

但忆唤山僧,煎茶陈饼果。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书叹

三代藏宝器,世守参河图。

埋湮则已矣,可使列市区。

文章有废兴,盖与治乱符。

庆历嘉祐间,和气扇大炉。

数公宾主盟,浑灏配典谟。

开辟始欧王,菑畬逮曾苏。

大驾初渡江,中原皆避胡。

吾犹及故老,清夜陪坐隅。

论文有脉络,千古著不诬。

俯仰四十年,绿发霜蓬枯。

孤生尊所闻,秉节不敢渝。

久幽士固有,速售理则无。

世方乱珉玉,吾其老江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