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谢同年增自小东门买舟由小秦淮至虹桥酒市小饮游平山堂桃花庵云山阁诸胜薄莫始归得诗六章(其六)

杰阁如菌芝,高作一城冠。

上府悬台星,皭然众纬贯。

我非秦微云,诗才颇矜擅。

惜此轻罗衣,但与揽花片。

天涯志士心,匿为女郎怨。

避雨衔唾红,不如窄襟燕。

振领宜薄飔,沃发向空茜。

渐飘隋苑萤,高下荻中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游宴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置身于繁花似锦、烟波浩渺的自然美景之中,通过“杰阁如菌芝”、“天涯志士心”等意象,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杰阁如菌芝,高作一城冠”,开篇即以奇特的比喻,将高耸的楼阁比作菌芝,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建筑的雄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上府悬台星,皭然众纬贯”,进一步描绘了楼阁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天空中的星辰,照亮了四周,与众多星宿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我非秦微云,诗才颇矜擅”,诗人自谦并非才华横溢的文人,却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自信与自豪。“惜此轻罗衣,但与揽花片”,在如此美好的春日里,诗人选择与花共舞,轻罗衣随风飘扬,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生命的美好。

“天涯志士心,匿为女郎怨”,诗人借女子之口,表达了对远方志士的思念与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避雨衔唾红,不如窄襟燕”,在风雨中,女子宁愿化身为燕,自由飞翔,而不愿像诗人一样躲避风雨,这一对比,更显出了女子的洒脱与勇敢。

“振领宜薄飔,沃发向空茜”,诗人想象自己在微风中振衣,头发在空中飘扬,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感受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渐飘隋苑萤,高下荻中见”,最后,诗人将思绪拉回现实,描述了萤火虫在夜色中闪烁的情景,与开头的“杰阁如菌芝”相呼应,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八测行

行船如马过八测,碧树交空晓凉逼。

两湾烟影弄茭荷,一路江风送鸂?。

自浮巨盏望长天,气薄云柔动秋色。

下有大海高蓬莱,自顾凡躯少毛翼。

昔时贴峡连钱骢,九市千人为辟易。

白日一寸酒百石,娈子平头侍行炙。

鸿文蜀楮愁金马,哀啸燕台裂铜笛。

平西将军七座客,袖手无能掩戈戟。

壮气偏争一第艰,光彩生尘到衣舄。

扁舟书剑下江湖,万里风云视狼藉。

狂歌任尔讥行路,烂醉聊当慰胸臆。

江上柴门子云宅,田黍沙蒲已青碧。

归看鸥鹭逐潮飞,不顾河山有日夕。

形式: 古风

塘栖

北来十日苦扬舲,得趁宵凉此暂停。

岸北人声接蛙语,天东斜月让明星。

栖凫水阁荷香满,走马河桥树气冥。

到枕临安山色见,一鬟天际出亭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雨中独居简吴颋二十四韵

贫交多见疏,寸心那从与?

淅淅篁枝声,来报隔篱雨。

轩然成大波,檐低不能拒。

颇怨屋漏痕,暗欺拂蝇麈。

市米当晓炊,抱有湿薪苦。

怜彼妇子餐,潦草等穷旅。

故人巷北居,眇亦寡欢侣。

与我如齿牙,生命各龃龉。

幸留寸腑宽,崭崭岳堪贮。

海近天最高,未妨长袖举。

精气散万汇,意当贯之聚。

毋为沟底蛙,坐慕太仓鼠。

昨日城南楼,清樽面江浦。

莽莽风色开,远碧照鸿羽。

长情系日月,旷想出今古。

我目通浩溟,子眉挟飞舞。

岂真置体高,但觉群象俯。

所悲壮盛年,尚乱此生绪。

云藏不附龙,乃为猿狖侮。

锐笔同干将,佩之究何补?

子倘今能来,我还告子语。

绕屋多葵花,隔烟已含妩。

罂酒虽不多,邻店易赊取。

移簟苍苔阴,相期俟秋煦。

形式: 古风

劳心

尘心归暂息,未息是劳心。

且喜衣亲竹,还愁指涩琴。

天悬秋气阔,蛩逐夜灯深。

梦力都颓惫,聊凭浊酒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