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

北来十日苦扬舲,得趁宵凉此暂停。

岸北人声接蛙语,天东斜月让明星。

栖凫水阁荷香满,走马河桥树气冥。

到枕临安山色见,一鬟天际出亭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塘栖这个地方的一次夜泊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首联“北来十日苦扬舲,得趁宵凉此暂停”开篇即点明了旅途的劳顿与这次短暂停歇的难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颔联“岸北人声接蛙语,天东斜月让明星”运用对比手法,将人声与蛙鸣、斜月与明星进行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塘栖的景象,既有生活的喧嚣,又有自然的宁静,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颈联“栖凫水阁荷香满,走马河桥树气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美好,水阁、荷花、河桥、树木,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荷香满溢,树影朦胧,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尾联“到枕临安山色见,一鬟天际出亭亭”则以远眺的视角,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山色,用“一鬟”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山峰的秀美与挺拔,仿佛是天边的一缕青丝,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憧憬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塘栖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画面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雨中独居简吴颋二十四韵

贫交多见疏,寸心那从与?

淅淅篁枝声,来报隔篱雨。

轩然成大波,檐低不能拒。

颇怨屋漏痕,暗欺拂蝇麈。

市米当晓炊,抱有湿薪苦。

怜彼妇子餐,潦草等穷旅。

故人巷北居,眇亦寡欢侣。

与我如齿牙,生命各龃龉。

幸留寸腑宽,崭崭岳堪贮。

海近天最高,未妨长袖举。

精气散万汇,意当贯之聚。

毋为沟底蛙,坐慕太仓鼠。

昨日城南楼,清樽面江浦。

莽莽风色开,远碧照鸿羽。

长情系日月,旷想出今古。

我目通浩溟,子眉挟飞舞。

岂真置体高,但觉群象俯。

所悲壮盛年,尚乱此生绪。

云藏不附龙,乃为猿狖侮。

锐笔同干将,佩之究何补?

子倘今能来,我还告子语。

绕屋多葵花,隔烟已含妩。

罂酒虽不多,邻店易赊取。

移簟苍苔阴,相期俟秋煦。

形式: 古风

劳心

尘心归暂息,未息是劳心。

且喜衣亲竹,还愁指涩琴。

天悬秋气阔,蛩逐夜灯深。

梦力都颓惫,聊凭浊酒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二茗草堂追悼叶上舍元址得诗五章

恻恻摧摧,事难往追。委世而没,人知子谁?

摧摧恻恻,事往难忆。秋花在庭,念子颜色。

林日欲下,蛛丝满门。窅然深堂,疑子尚存。

积苔犹昔,已无屐痕。惨我望目,如对夕昏。

一蛩悲语,倘为吟魂。何贼乎寿,夭其盛年。

测子夙意,冥应未捐。子之故人,发将变元。

召灵以气,知来慰怜。颓云一牖,已成古天。

钟期手爪,吾盼琴弦。以子郁忧,与弦结纠。

畴来抚之,而发其幽。我亦能抚,不抚亦休。

大溟无涘,曷容系舟?昔别晚春,今来早秋。

五年积雨,逝不还流。百年一瞬,均此悠悠。

落叶难扫,人以愁老。匿心吾中,谁识荣槁?

子为和风,我为微草。当其拂嘘,习亦忘好。

在习忘好,今始悟稀。孑影悽悽,搴子之帏。

掩子之帏,恐有风吹。要留子魂,来我梦依。

形式: 四言诗

归途杂占九绝句(其六)

听说屯兵满汛台,危潮沸角昼生霾。

不知名将谁严武,手馘匈奴献捷来。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