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厓堂诗

上天生万汇,何物能报之?

所以古孝子,感兹《蓼莪》诗。

况母红芳年,手提黄口儿。

独于霜雪际,回此阳春熙。

昔为断蓬根,今如芳兰枝。

母恩虽莫报,子职当何为。

愿将一寸草,化作倾阳葵。

上以承君宠,下以报母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所作的《春厓堂诗》,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感恩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描绘了母亲在年轻时辛勤抚育孩子的画面,如“手提黄口儿”、“独于霜雪际,回此阳春熙”,形象生动。诗人将自己的成长比作从“断蓬根”到“芳兰枝”的转变,强调母爱的滋养和重要性。

诗的核心在于表达对母恩无以为报的感慨,“母恩虽莫报,子职当何为”,诗人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回报母亲,用“愿将一寸草,化作倾阳葵”的诗句,象征自己愿意尽心尽力,如同向日葵永远朝着阳光一般,既是对皇上的忠诚,也是对母亲无私付出的感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感恩母爱的诗篇。

收录诗词(459)

张以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一)

离宫别馆树森森,秋色荒寒上苑深。

北塞君臣方驻足,中华将帅已离心。

兴隆有管鸾笙歇,劈正无官玉斧沈。

落日凭高望燕蓟,黄金台上棘如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二)

技巧声淫误帝聪,万机谁为代天工。

国中失鹿迷原草,城上啼乌落井桐。

驼鼓声干鸾辂远,马挏筵罢革囊空。

不知金宋为殷鉴,漫说东皇历数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三)

禁路随人不忍行,临风立马倍伤情。

千年王室山河壮,万里宫车社稷轻。

金鼎夔龙兴圣殿,紫驼部落受降城。

凭谁为问天魔女,唱得陈宫《玉树》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四)

万国朝宗拜紫宸,于今谁望属车尘。

名闻少室征奇士,驿断高丽进美人。

朝会宝灯沈转漏,授时玉历罢颁春。

街头野服儒冠老,曾是花砖视草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