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草含愁碧,芊绵南浦滨。
萋萋如恨别,苒苒共伤春。
疏雨烟华润,斜阳细彩匀。
花黏繁斗锦,人藉软胜茵。
浅映宫池水,轻遮辇路尘。
杜回如可结,誓作报恩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离别时的愁绪。诗中“细草含愁碧”一句,通过草的颜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碧绿色的草地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孤独与忧伤。“芊绵南浦滨”则勾勒出一个柔和而又略带忧郁的自然景致。
“萋萋如恨别,苒苒共伤春”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春光却不得不离去所产生的情感交织。这里的“萋萋”和“苒苒”都是形容草木繁盛的样子,但在此也被赋予了悲伤情绪。
接下来的几句,“疏雨烟华润,斜阳细彩匀。花黏繁斗锦,人藉软胜茵”,则是对春日景色进一步的描摹。轻柔的雨水、斜射的阳光、盛开的鲜花和舒适的地面,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画。
最后,“浅映宫池水,轻遮辇路尘。杜回如可结,誓作报恩身”,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希望能够留下美好记忆,或许是一种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承诺和期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
不详
小字桂郎,一说又名举(见《宋类苑》 [2] )。初居九华,刻苦于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穿。与杜荀鹤、顾云友善。能诗,著述甚富。有《登龙集》、《冥搜集》、《从军稿》等,惜多散逸。子殷崇义,仕南唐,亦以诗文名世
龙舒太守人中杰,风韵堂中心似月。
众口声光誇汉将,筑头勋业佐淮王。
新霁飏林初,蘋花贴岸舒。
故乡今夜月,犹得照孤庐。
树拥溪边阁,山浮雨后岚。
白头归未得,画里望江南。
成帝夫人泪满怀,璧宫相趁落空阶。
可怜玉貌花前死,惟有君恩白燕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