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四年春祠海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

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

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

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雾。

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

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

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

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

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

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

抚中良自慨,弱龄忝恩遇。

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

虽叹出关远,始知临海趣。

赏来空自多,理胜孰能喻。

留楫竟何待,徙倚忽云暮。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虔诚祭海春,夜斋沐浴净心尘。
鸡鸣破晓日初升,白鹭惊飞涛中鹜。
大地辽阔四极近,苍穹回转江河润。
宴席延伸至天边,目之所及皆云雾。
暖意融融万物醒,光影交错昼夜轮。
献祭非为暗中享,洁祀祈求神灵恩。
水波之畔鸟儿清,岛屿之间树影森。
安期子今在何处,方丈仙山无处寻。
仙凡之事隔云端,冥思苦索亦成空。
四明山独立群峰,古老人迹难觅踪。
抚胸自叹心感慨,年少时幸蒙恩泽。
三度涉足文史界,两次晋身仙府职。
虽遗憾离京遥远,却领悟海滨之美。
此乐只自知众多,道理深刻谁人解。
舟楫停留为何故,徘徊忽觉日已暮。

注释

肃事:恭敬地进行祭祀之事。
祠春溟:在春天的海边举行祭祀。
宵斋:夜晚的斋戒。
蒙虑:心灵上的蒙蔽或忧虑。
鸡鸣:公鸡打鸣,指清晨时刻。
鹭下:白鹭降落。
涛鹜:波涛中的野鸭。
地阔:大地广阔。
八荒:四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
天回:天空回转,形容宇宙的广阔无垠。
百川澍:众多河流滋润大地。
筵端:宴席的一端,比喻宴会的边缘。
空曲:天空的弯曲处,形容极高远。
雰雾:云雾。
暖气:温暖的气息,春天的感觉。
物象:自然界的景物。
周游:循环往复。
晦明互:光明与黑暗交替。
致牲:献上祭品。
匪玄享:不是为了神秘的享受。
禋涤:祭祀清洁仪式。
灵煦:神灵的恩泽。
的的:清晰、明亮的样子。
波际禽:水边的鸟儿。
沄沄:水流连绵不绝的样子。
岛间树:岛屿间的树木。
安期: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方丈: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蔑寻路:没有路径可寻。
仙事:仙人的事情。
世隔:与世俗相隔离。
冥搜:深沉的探索或寻找。
四明:四明山,地名。
背群山:位于群山之后。
遗老:年老的隐士或前朝遗民。
莫辨处:无法辨认的地方。
抚中:抚摸胸口,表示思考或感慨。
良自慨:确实自我感慨。
弱龄:年轻的时候。
忝恩遇:谦辞,表示有幸受到恩惠和机遇。
三入:多次进入。
文史林:文学和历史的领域。
两拜:两次担任。
神仙署:比喻高雅的官职或仙境。
出关远:离开京城或重要地区很远。
临海趣:靠近海边的乐趣。
赏来:所欣赏的。
空自多:虽然很多但只有自己知道。
理胜:道理深刻。
孰能喻:谁能理解。
留楫:留住船桨,比喻停留不前。
竟何待:到底在等待什么。
徙倚:徘徊不定。
云暮:云起黄昏,指时间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天到海边的一个神祇前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他对自然美景的赏析。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表明了诗人在清晨准备祭祀之事,心中充满敬畏之情。接着"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则是描写早晨的景象,鸡鸣声中带来新的一天,而鹭鸟因为水面上的涟漪而惊起。

"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以及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联系。紧接着"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雾雾"则是对祭祀现场的描写,诗人的视线中只有远处的山峦和弥漫的薄雾。

"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一句中,"暖气"可能指春天的温暖,而"物象"则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春日暖意和光影变化的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描述的是祭祀活动本身以及自然界的声音和动静之美。

随后诗人提及了自己的处境与内心世界:"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这里"安期"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刻或状态,而"方丈"则是对自己身份的隐喻。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自己与世俗隔绝、追寻仙境的渴望。

最后,诗人写道:"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抚中良自慨,弱龄忝恩遇"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得以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感激之情。而"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则可能是在提及诗人对于学习与探求知识的热衷,以及他对于神秘领域的尊崇。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愿。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

赖有嵩丘山,高枕长在目。

兹山栖灵异,朝夜翳云族。

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岩谷。

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

此意方无穷,环顾怅林麓。

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复。

夏馀鸟兽蕃,秋末禾黍熟。

秉愿守樊圃,归闲欣艺牧。

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荅李舍人适

晨登歇马岭,遥望伏牛山。

孤出群峰首,熊熊元气间。

太和亦崔嵬,石扇横闪倏。

细岑互攒倚,浮巘竞奔蹙。

白云遥入怀,青霭近可掬。

徒寻灵异迹,周顾惬心目。

晨拂鸟路行,暮投人烟宿。

粳稻远弥秀,栗芋秋新熟。

石髓非一岩,药苗乃万族。

间关踏云雨,缭绕缘水木。

西见商山芝,南到楚乡竹。

楚竹幽且深,半杂枫香林。

浩歌清潭曲,寄尔桃源心。

形式: 古风

游嵩岳待寄诗诮之

嵩峰高不极,上有玉琅玕。

佳游竟不至,何以慰长薚?

形式: 古风

缑山诗

缑山连嵩岑,近带洛阳陌。

洛京游宦子,不知虚直宅。

北入养龙溪,势如夏云积。

褰涉穷水府,跻攀倚霞壁。柽栝穿虹?,萝茑曳金碧。

崟嵚天盖小,路转石门窄。还顾杳亏蔽,前瞻浩攒?。

态繁赏屡移,形变魂方惕。

洞隐息心士,源潜度世客。

渔樵或迷途,志刻述往迹。

安仁寔载诞,子晋曾所历。

王元拜隐侯,吾祖挹仙伯。

永兴白华感,久列丹台籍。

弊庐对石堂,虚坐留玉舄。

洎余爱羽化,洗心向禅寂。

志结颜始红,岁阑发已白。

愧无兼济美,独营弱丧魄。

归来缉衰暮,敦本事膏液。

始愿期傥从,挥手弄烟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