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泉寺访王茂才

扶杖偶然去,沿溪不知远。

日入白云深,天迥丹枫晚。

清磬出深壑,残雪点绝巘。

披萝到梵刹,碍径松枝偃。

琉璃光闪烁,龙象气偃蹇。

弥勒同一龛,山蔬香积饭。

君方抱佛脚,我亦迷途返。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观荣的《三泉寺访王茂才》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游历的禅意之旅。首句“扶杖偶然去”展现出诗人悠闲地拄杖漫步,随意踏入山林之中,流露出一种随性自然的态度。接下来,“沿溪不知远”暗示了路途的遥远和山溪相伴的宁静。

“日入白云深,天迥丹枫晚”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沉浸在浓厚的云雾和火红的枫叶中,渲染出一种深秋的静谧与壮丽景色。接着,诗人通过“清磬出深壑,残雪点绝巘”描绘了寺庙中的钟声悠扬,以及山巅上残留的雪景,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氛围。

“披萝到梵刹,碍径松枝偃”写诗人穿过藤萝,来到寺庙,松枝横生的山路阻碍了视线,却也增添了山行的趣味。进入寺内,“琉璃光闪烁,龙象气偃蹇”运用了佛教象征,形容佛光普照,寺庙的庄严气象。

最后两句“弥勒同一龛,山蔬香积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王茂才共处一室,享用素食的场景,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和修行的氛围。结尾“君方抱佛脚,我亦迷途返”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意识到自己也在修行之路上找到了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访寺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禅宗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佛法的领悟。

收录诗词(2)

观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二十七日御青阳总戎邀游杨历岩观瀑诗以酬之兼简州佐言宝侯

元鼎五年下南越,何暇来结山水缘。

楼船一去不复返,后二千载名仍传。

我闻岩中瀑布实奇绝,不数匡庐雁荡天台巅。

方今总戎整以暇,胜情胜具来相延。

二三好友联辔去,莺啼草绿山花妍。

入山逾深路逾狭,泼眼青翠高摩天。

雷声轰轰不见影,蒙茸竹树楼阁悬。

纡径以入蚁穴曲,循磴而上螺纹旋。

悬崖断处下无地,千尺倒挂龙蜿蜒。

毛发洒然换尘骨,栩栩欲化凌云仙。

灵湫喷出珠错落,神物何日潜九渊。

时凌八垓作霖雨,归去抱珠深窟眠。

初看出峡原一线,定知润物成千川。

平原旷荡三万顷,灌溉尽作膏腴田。

水源未省何处落,欲叩真宰无言诠。

回头雉堞在足底,来往蚁织纷喧阗。

太息红尘消白日,凡心欲悟虚空禅。

从来灵境多幽閟,不遇好事谁为宣。

况乎古人亦陈迹,风流难溯魏晋前。

徐凝诗恶太白死,髯苏往返无闻焉。

将军此来若发覆,我幸与君相周旋。

题诗纪事勒之石,后起何必输前贤。

雄州别驾闻此语,相视而笑为欣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晓起出峡

远眺近昭平,滩声傍耳鸣。

岚浮青嶂隐,日上绿峦横。

试险人常惯,奔湍意转平。

梧江三百里,往返一帆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重阳日过仙霞岭

五年三度岭,此度恰重阳。

正好登高会,谁怜在异乡。

遥天宾雁入,细雨客衣凉。

忆昨中秋节,团栾侍北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旅宦

旅宦艰难遍,三春百战余。

野荒新鬼哭,天远故人疏。

琴剑凄行色,莺花伴索居。

少年弃繻者,飞动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