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山复入山,路随溪水转。
东风不惜花,一暮都开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山又归山的过程,山路蜿蜒曲折,仿佛随着溪水的流淌而变化。诗人运用"东风不惜花"这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春风的慷慨,它一夜之间吹开了满山的花朵,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景物,传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我丈风流元祐枝,晴轩雨雹笔端迷。
从容文武一时了,赋罢木犀观水犀。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三枝筇竹兴还新,王丈席兄俱可人。
侨立司州溪水上,吟诗把酒对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