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损的作品,内容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机关才运动,胜败便相随。”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生死与共、成败相依的深沉氛围,透露出诗人对于命运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牵挂。
“忽遇南迁客,若为西入心。”这里,“南迁客”可能指的是南方来的人,而“西入心”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思念深藏于心的愿望。这种交织的情感和地理方向,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思念之旅。
“往来三岛近,活计一囊空。”诗人提到“三岛”,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地方,而“活计”则是一种对未来和希望的探讨。这里,“一囊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物质上的匮乏。
“三通明主诏,一片白云心。”“三通”可能指的是官方的文书,而“明主诏”则是对君主的尊称。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境,用“一片白云心”来比喻自己的心灵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描述了诗人期待着夜晚的到来,以便与远方的亲友相会。这里,“扫地”和“踏花”都是为了迎接客人的行为,而“野僧”则可能是指隐居在山林中的僧侣。
“水谙彭泽阔,山忆武陵深。”这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水谙”和“山忆”都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怀念和赞美,而“彭泽阔”和“武陵深”则是具体的地理环境。
“金镫冷光风宛转,锦袍红润雨霏微。”这里,“金镫冷光风宛转”可能是在描述某种金属制品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而“锦袍红润雨霏微”则是对衣物和天气的细腻描写。
“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运行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个人情感与世界大理相合的追求。
“傍水野禽通体白,饤盘山果半边红。”诗中最后几句,以生动鲜活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这里,“傍水野禽”和“饤盘山果”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通体白”和“半边红”则是对颜色的细致描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亲情、友情以及宇宙大道的思考。每一句都透露着诗人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丰富意象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