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和丁夔帅送行诗韵(其二)

眼明织翠剪新诗,勉我当今尚可为。

知觉斯民知觉我,溺饥天下溺饥谁。

志亨不管身穷达,谊正宁论效疾迟。

倒尽玉瓶谈未了,沙头忍泪与君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眼神敏锐如织翠,创作新诗激励我辈
深知百姓需我助,世间饥苦应由谁解
无论身处顺境逆境,坚守道义不计成效快慢
倾尽话语未尽言,沙滩边含泪与你告别

注释

眼明:敏锐的眼睛。
织翠:比喻构思新颖。
勉我:鼓励我们。
尚可为:仍有作为的空间。
斯民:百姓。
溺饥:陷入饥饿。
谁:指代解决饥饿问题的人。
志亨:志向通达。
身穷达:处境困厄或显达。
谊正:道义正当。
宁论:岂论,不顾。
效疾迟:效果快慢。
玉瓶:形容话语如玉般珍贵。
谈未了:交谈未尽。
沙头:沙滩边。
忍泪:含泪。
君辞:与你告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即席和丁夔帅送行诗韵(其二)》。诗中,诗人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社会,鼓励自己在当前时代仍能有所作为。他强调了解百姓疾苦的重要性,认为如果能感知到人民的饥饿,就要问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诗人表现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坚守自己的志向和道义,不以效果快慢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最后,诗人与朋友告别时,虽然心中感慨万千,但仍坚持倾诉至尽,直至泪水滑落沙头。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即席和丁夔帅送行诗韵(其一)

人生行止莫非天,去国重来十七年。

学自孔颜期有是,道非尧舜敢陈前。

忧时正念梁瓯缺,视己当如赵璧全。

若得时清身不辱,尽教人道是登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吴府君挽诗

笃信宁违俗,徐行不竞时。

与人交乐易,处世事平夷。

甚矣古常者,伤哉今已而。

龙山春夜月,长照凤皇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吴府君挽诗

人誇骂贼与尊君,我看闲家与事兄。

更识为人谋质实,便知处己事分明。

夜窗残梦鸾离照,风壑哀号乌失声。

从此长宁乡下路,两山明月一般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应提刑以十五日和韵见示再次韵

大圆垂象晓群黎,犹送昨宵畏满诗。

要看天行嫌位亢,若言人事恶功亏。

升于正处元为利,坎到盈中乃识时。

疑我冰轮公赐厚,敢申馀义副襟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