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閒类莫收,心静情不流。
片月自炯炯,孤云长悠悠。
颠毛衰白高山雪,眉目寒清古涧秋。
把似春风些子妙,施于草木十方周。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第七首。诗人以闲适和心境的平静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身閒类莫收"表达禅师超然物外的淡泊,"心静情不流"则揭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定力。"片月自炯炯,孤云长悠悠"运用自然景象,比喻禅师的内心世界如明月般清澈,如孤云般自由自在。
接下来的两句"颠毛衰白高山雪,眉目寒清古涧秋"通过描绘禅师的外貌特征,暗示他的年龄虽大但精神矍铄,眼神如高山积雪般明亮,神情如古涧秋水般清冷。最后两句"把似春风些子妙,施于草木十方周"表达了禅师希望将自己的一点智慧和慈悲如春风般普照万物,带给世间万物生机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禅师的内在修为和外在风范,以及他希望通过禅意影响周围环境的愿望,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宁静和无私的精神境界。
不详
渊默湛存,道超见闻。真照本有,妙尽新勋。
虚谷之神兮大千界满,明月之影兮百亿身分。
无住也浮萍流水,自由也飞鸟行云。
得之有据,用之不勤。
肌骨瘦寒,气貌衰残。
坐冷秋生河阔,心空月堕潮乾。
善财游历百城了,楼阁门开指一弹。
发雪毵毵,心老憨憨。指南话北,破二作三。
守宗风之符节,握佛祖之锤钳。
陶形铸器模楷妙,迸火流金炉鞴炎。
光明不断,灯灯夜龛。
额高耸骨,眼深藏神。诸缘㳷合,一默真醇。
自得混成物我,谁能碎折根尘。
不来而来不见见,会有知音彼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