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太守之官东昌(其二)

倾盖金陵白下门,照人玉树色清温。

殿前礼乐三千字,海内文章六一孙。

雨露自天承紫诰,风云随地送朱幡。

山东到日应春社,父老传呼花满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即将赴任东昌的欧阳太守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首句“倾盖金陵白下门”,以“倾盖”形容两人相遇时的亲切与短暂的交谈,地点则选在了金陵的白下门,营造出一种历史与人文交融的氛围。接着,“照人玉树色清温”一句,以“玉树”比喻欧阳太守的高洁与才华,同时“色清温”三字,既赞美了他如玉树般清雅的气质,也暗示了他将为地方带来清凉与温暖。

“殿前礼乐三千字,海内文章六一孙”两句,进一步赞扬欧阳太守的学问与文采。殿前礼乐,象征着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声望;“三千字”不仅夸赞其学识渊博,也暗含其言辞之丰富。而“海内文章六一孙”则是对欧阳修(六一居士)的致敬,表明欧阳太守的文章才华堪比这位北宋文学巨匠,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未来政绩的期待。

“雨露自天承紫诰,风云随地送朱幡”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表达对欧阳太守上任后的美好祝愿。雨露比喻恩泽,紫诰象征朝廷的任命,风云则预示着他的仕途将如同风云变幻般充满机遇与挑战。朱幡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此处用来形容欧阳太守出行时的威严与荣耀。

最后,“山东到日应春社,父老传呼花满村”两句,描绘了欧阳太守抵达东昌后的情景。春社是古代农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这里用以象征欧阳太守的到来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父老传呼,花满村,则生动展现了欧阳太守深受爱戴的场景,预示着他将为当地带来繁荣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对欧阳太守个人才华与品德的赞誉,也寄托了对其赴任后能为地方带来福祉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275)

程本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观鱼台送李濠州归河北

庄周非惠子,惠子非庄周。

二子濠上意,固知鱼乐否。

我陪李使君,聊复濠上游。

漠漠野屋古,悠悠淮水秋。

濠鱼不盈尺,数罟日相求。

喁喁讵能乐,政似苍生忧。

吾祖养鱼作,德与元化侔。

庄惠满一哂,抚掌风萧飕。

使君将北归,脱履巢云丘。

濠州失父母,遮道不可留。

涸辙无活鲋,深渊有潜虬。

徘徊下台晚,极目送孤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赋海珠寺送史倅之肇庆

泓然小沧海,烱若明月珠。

楼阁起中央,突兀金仙居。

夜闻诸天乐,时有群龙趋。

谁谓黍米微,大与八极俱。

矧兹摩尼光,一碧涵空虚。

府公或游息,赋诗怀抱舒。

清风吹欬唾,散落天南隅。

为政岂不劳,聊复乐公余。

去珠行南还,民命其少苏。

形式: 古风

送李学正之易州为赋桃花崦

野性好林壑,胡为来市廛。

岂无桃花崦,着我屋数椽。

深深崦中花,万树春霞鲜。

居民非避秦,鼓腹戴尧天。

花间长儿孙,看花不计年。

我欲往求之,路隔松萝烟。

怅望小孤峰,玉立青娟娟。

相逢李博士,颇似长庚仙。

江东事幽讨,已有青鞋缘。

得官不厌冷,幡然向幽燕。

振衣山上风,洗耳石间泉。

期君早归来,和我桃花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王幼度待制致仕归大梁应教(其一)

簪笔三年直禁坡,扬铃一日上淮河。

归来疏传黄金重,老去冯郎白发多。

野陌早花才点缀,官亭新柳已婆娑。

梁园到日春如海,儿子将军奈乐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