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韩子华以靖节斜川诗见招游李园既归遂苦风雨三日不能出穷坐一室家人辈倒残壶得酒数杯泥深道路无人行去市又远索于筐筥得枯鱼乾虾数种彊饮疾醉昏然便寐既觉索然因书所见奉呈圣俞

少年喜追随,老大厌諠哗。

惭愧二三子,邀我行看花。

花开岂不好,时节亦云嘉。

因病既不饮,众欢独成嗟。

管弦暂过耳,风雨愁还家。

三日不出门,堆豗类寒鸦。

妻儿强我饮,饤饾果与瓜。

浊酒倾残壶,枯鱼杂乾虾。

小婢立我前,赤脚两髻丫。

轧轧鸣双弦,正如橹呕哑。

坐令江湖心,浩荡思无涯。

宠禄不知报,鬓毛今已华。

有田清颍间,尚可事桑麻。

安得一黄犊,幅巾驾柴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年轻时喜欢热闹跟随,年长后厌烦喧嚣。
对朋友们的邀请感到惭愧,他们邀我去赏花。
花开本是美事,时令也正好。
因病不能饮酒,只能独自感叹众人的欢乐。
音乐和宴饮只是耳边过客,风雨中更添回家的忧愁。
连续三天不出门,我像寒鸦般孤独。
妻子儿女勉强我饮酒,摆满果瓜劝慰。
喝着浑浊的酒,菜肴里只有干鱼和虾。
小丫鬟站在我面前,赤脚梳着两个发髻。
她拉响琴弦的声音嘈杂,像船桨摇曳。
这让我心中泛起江湖之思,思绪无边无际。
享受恩宠却不知回报,如今白发已生。
在清颍河边有田地,还可种桑养麻。
如何能得到一头黄牛,戴着幅巾驾着柴车归隐。

注释

少年:年轻人。
老大:年长后。
諠哗:喧嚣。
惭愧:感到惭愧。
邀我:邀请我。
花开:花开。
时节:时令。
因病:因为生病。
众欢:众人的欢乐。
管弦:音乐。
风雨:风雨。
堆豗:形容人孤独。
妻儿:妻子和儿女。
饤饾:摆满食物。
浊酒:浑浊的酒。
赤脚:光着脚。
丫:发髻。
轧轧:嘈杂声。
江湖心:江湖般的思绪。
鬓毛:鬓发。
清颍间:清颍河畔。
黄犊:黄牛。
幅巾:头巾。
柴车:简陋的木制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年少时的轻狂和老年的沉静,以及面对生活琐事和身体状况的感慨。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在清明前被友人邀请赏花,但因病未能尽兴,只能在家独自饮酒,欣赏枯鱼干虾的简单宴席,以及小婢的演奏,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人感慨自己年轻时喜欢热闹,现在却厌倦喧哗,疾病缠身,无法出门,只能在家感叹时光易逝,自己鬓发已白。他怀念在清颍河边拥有田地,可以亲自耕作的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想象驾驶柴车,拥有一头黄牛的画面,流露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宁静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猛虎

猛虎白日行,心闲貌扬扬。

当路择人肉,罴猪不形相。

头垂尾不掉,百兽自然降。

暗祸发所忽,有机埋路傍。

徐行自踏之,机翻矢穿肠。

怒吼震林丘,瓦落儿堕床。

已死不敢近,目睛射馀光。

虎勇恃其外,爪牙利钩铓。

人形虽羸弱,智巧乃中藏。

恃外可摧折,藏中难测量。

英心多决烈,自信不猜防。

老狐足奸计,安居穴垣墙。

穷冬听冰渡,思虑岂不长。

引身入扱中,将死犹跳踉。

狐奸固堪笑,虎猛诚可伤。

形式: 古风

琅琊山六题(其一)归云洞

洞门常自起烟霞,洞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形式: 七言绝句

琅琊山六题(其二)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盘车图

浅山嶙嶙,乱石矗矗,山石硗聱车碌碌。

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

出乎两崖之隘口,忽见百里之平陆。

坡长坂峻牛力疲,天寒日暮人心速。

杨褒忍饥官太学,得钱买此才盈幅。

爱其树老石硬,山回路转。高下曲直,横斜隐见。

妍媸向背各有态,远近分毫皆可辨。

自言昔有数家笔,画古传多名姓失。

后来见者知谓谁,乞诗梅老聊称述。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乃知杨生真好奇,此画此诗兼有之。

乐能自足乃为富,岂必金玉名高赀。

朝看画,暮读诗,杨生得此可不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