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来使

读书不负万乘君,焉敢挟策干侯门。

极目姑苏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浑。

千金不意市骏骨,一饭岂期哀王孙。

我今拂袖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投来使》,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求仕的态度和对现实的感慨。首句“读书不负万乘君”,表明作者自认为通过读书有所收获,不愧对君主的期望。然而,“焉敢挟策干侯门”则暗示了他对官场的清醒认识,不愿仅凭才学谋求权势。

“极目姑苏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浑”描绘了诗人远望姑苏城,暮色苍茫,而洞庭湖水浑浊,寓示了世事的纷扰与迷茫。接着,“千金不意市骏骨,一饭岂期哀王孙”借典故表达对富贵的淡泊态度,即使有千金之富,也不愿用以买取权贵的青睐;而对于他人的一饭之恩,也无意过分依赖或期待。

最后两句“我今拂袖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流露出诗人决定放弃官场,选择隐居生活的决心,以烟水田园为伴,过上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又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末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自我追求的坚守。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杵歌七首(其一)

亟亟城城城亟成,小儿齐唱杵歌声。

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杵歌七首(其二)

自古众心能作城,五方取土不须蒸。

蒸土作城城可破,众心作城城可凭。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杵歌七首(其三)

叠叠石石石㠂嶆,立竿作表齐竿旄。

阿谁造得云梯子,刬地过城百丈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杵歌七首(其四)

罗城一百廿里长,东藩恃此作金汤。

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