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宪公桧

古人声名期不朽,一言之谬如此酒。

今人随世就声名,浮云变灭无不有。

讵知老杜可叹诗,争似宪公当陛奏。

文章远继商周作,气骨已逼秋山秀。

晚分符竹行其志,务在人民安?亩。

仁声既远姓氏传,遗迹常存鬼神守。

老桧槎枒枝干古,参天黛色犹冲斗。

终然依附得声名,孰谓今人不如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名为《独孤宪公桧》。诗中通过对独孤宪公所植桧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独孤宪公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的赞美。诗文以桧树为载体,寓意独孤宪公的名声与精神如同桧树一般,历经岁月而更加挺拔,即使在后世也能得到永存。

诗的开头便以“古人声名期不朽,一言之谬如此酒”起笔,将古人追求永恒名声的崇高理想与错误言论的短暂消逝进行对比,强调了独孤宪公名声的不凡与持久。接着,“今人随世就声名,浮云变灭无不有”,指出当下人们追逐名声的浮躁与易变,反衬出独孤宪公名声的坚实与稳固。

“讵知老杜可叹诗,争似宪公当陛奏”一句,借杜甫的诗句来表达对独孤宪公才华的赞赏,认为他的贡献远超文学创作,更在于对国家的直接贡献。接下来,“文章远继商周作,气骨已逼秋山秀”,赞扬独孤宪公的文章风格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优秀传统,其人格魅力与文章气魄犹如秋天的山色一样秀丽。

“晚分符竹行其志,务在人民安?亩”则描述了独孤宪公晚年分发官职,致力于百姓福祉,体现了他的人生追求与社会责任感。最后,“仁声既远姓氏传,遗迹常存鬼神守”强调独孤宪公的仁德之声不仅流传于世间,更受到天地鬼神的守护与敬仰,进一步突出了其名声与影响的深远。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独孤宪公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卓越的功绩,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冬后述情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

五朝三朝风萧萧,九日十日云飘飘。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

形式: 古风

田家岁晚

田家舂米盛土仓,祠灶新鲙鲤与鲂。

粥分口数顾长健,不卖痴呆侬自当。

爇火照天田蚕好,打灰如愿从所祷。

一声竹爆阳春回,城里看灯归已晓。

我生把笔作耕锄,年馀三十腹空虚。

不如尔农随分足,只怕门前人催租。

形式: 古风

石人行

君不见深闺有女礼自防,心事炯然并秋霜。

江头日日望夫婿,愿身成石立道傍。

人传其下多风雨,天地默与之低昂。

灵犀一点磨不尽,历岁既远名独香。

因思万物皆归寓,独许顽质加冠裳。

刻形肖貌此何态,俨然如在端而庄。

惜哉愚俗竟莫儗,翁媪同处天一方。

呜呼翁媪计虽得,胡不为柱支明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纂风浦

短茅黄瓦排门户,祖父从来在此住。

不思城市好风光,只要秋成有分数。

年年借本事荒田,探前望后庶有补。

海门相近潮吐吞,不似今番难撑拄。

夏初幼妇生小孙,嘤咿作声求饲乳。

妇饥苦语出肝肠,摇头怕说纂风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