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友登三山亭二首(其一)

半濠清浅芰荷彫,落日登临未寂寥。

山色逼秋浑作市,海声迎暮欲吞潮。

沙头白鸟疑相熟,木末青旗苦见招。

不似常时对官府,可无閒话及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三山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半濠清浅芰荷彫”,描绘了池塘中清浅的水面上,菱角与荷花凋零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接着,“落日登临未寂寥”一句,点明了时间背景——夕阳西下之时,诗人与友人登高远眺,并非孤独寂寞,而是充满生机与希望。

“山色逼秋浑作市,海声迎暮欲吞潮”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色与海声融入秋日的氛围之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深邃。山色仿佛在秋天的渲染下变得更加浓烈,而海声则在傍晚的呼唤中似乎要吞噬潮水,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力量的意境。

“沙头白鸟疑相熟,木末青旗苦见招”描绘了诗人所见的一幕:沙洲上的白鸟似乎与他们相识已久,而远处树梢的青旗则努力地招引着他们。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不似常时对官府,可无閒话及渔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放松心情,远离官场束缚,与渔民、樵夫交谈的愉悦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简单纯粹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79)

刘迎(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 生卒年:约1144—1180

相关古诗词

陪诸友登三山亭二首(其二)

霜林馀叶未全彫,极目西风对泬寥。

万里沙荒秋后草,三神山动晚来潮。

移尊正及兵厨近,结客何须驿骑招。

老素抚床端可必,未甘随分隐耕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郊

秋水四五尺,暮山三两峰。

浮云白毫相,落日紫金容。

蓑笠前村笛,楼台古寺钟。

殷勤小平远,图画记渠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次刘元直韵二首(其一)

秋来何事忆归频,正以家无妒妇津。

未许桂枝招隐士,不妨桃叶赠行人。

梦䰟历历千山远,客宦悠悠五斗贫。

犀箸鸾刀许何日,归来举案得纷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刘元直韵二首(其二)

半年归梦别离间,只有音书雁足还。

罗幕翠横秋掩冉,玉壶红湿泪斓斑。

天明不作雾非雾,月破可怜山复山。

准拟春风对眉膴,一尊相对洗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