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池散田田碧,台敷灼灼红。
年华岂有尽,心赏亦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无限赞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池散田田碧"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池塘四周绿意盎然、水光闪烁的景致,"碧"字用得恰到好处,既描绘了颜色,又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趣。
"台敷灼灼红"则是对建筑物的装饰或周围环境的描写,"灼灼"一词形容红色之艳丽,生动地展示了景象中的热烈与辉煌。这样的对比运用,不仅突出了自然与人造景观的和谐共存,也映射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年华岂有尽,心赏亦无穷”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情感体验的一种深刻表达。"年华"指的是岁月的流逝,而"岂有尽"则强调了时间的无限性;"心赏"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享受,"亦无穷"同样意味着这种享受是永无止境的。这两句不仅是在描绘眼前的景色,更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他对于生活美好事物无限的欣赏和享受。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
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白华岩主是金仙,假作山僧学道禅。
珍重此行吾不及,为传消息结因缘。
长溪流水碧潺潺,古木苍藤暗两山。
把臂道人今在否,长官白首尚人间。
惨淡淮山水墨秋,行人不饮奈离愁。
药囊直入长安市,谁识柴车载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