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
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送张明甫》。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别离之作,诗人通过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 这两句描绘了当下的别离场景,其中“觥船”指的是用来划行的小船,“一棹”则是撑船的工具,“百分空”形容水面辽阔而孤独。诗人通过对比,回忆十五年前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这里的“此会同”让人感受到当时的情谊和现在的凄凉。
"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然永恒的赞美。在这里,“南去北来”形容行旅者不断地往返,而“人自老”则是时间带走了青春和活力。而在这不断变化的人世间,只有“桃花依旧笑春风”,似乎只有大自然的景象才是永恒不变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思。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华岩主是金仙,假作山僧学道禅。
珍重此行吾不及,为传消息结因缘。
长溪流水碧潺潺,古木苍藤暗两山。
把臂道人今在否,长官白首尚人间。
惨淡淮山水墨秋,行人不饮奈离愁。
药囊直入长安市,谁识柴车载伯休。
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
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