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时世重古不重新,破图谁画四胡人。

臂鹰捧盘犀利水,铁锁师子同麒麟。

翘翘雉尾插头上,深目钜鼻青搭巾。

涂朱点绿笔画大,筋骨怒露蛮祠神。

茜袍白马韩公子,从何得此来秘珍。

定应海客远为赠,中国未睹难拟伦。

公子自言吴生笔,吴笔精劲瘦且匀。

我恐非是不敢赞,退归书此任从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时代崇尚古老而非新奇,破旧地图上画着胡人。
鹰爪般的手持犀角杯,铁链缠绕如师子和麒麟。
雄鸡般的雉尾高高竖起,深眼大鼻配以青色头巾。
画面涂抹朱绿,线条粗犷,展示蛮荒神祇的威猛。
穿着茜红袍骑白马的韩公子,从何处得到这珍贵的画卷?
他声称是海客远方赠送,中华罕见,难以比拟。
公子自己说是吴地画家所作,吴地画风精细有力且均匀。
我虽怀疑,但不敢妄赞,写下此诗,任由他人指责。

注释

时世:时代。
重古:崇尚古老。
四胡人:指胡人。
臂鹰:形容手像鹰爪。
犀利水:犀牛角制成的杯子。
铁锁:铁链。
翘翘:形容雉尾竖起。
青搭巾:青色头巾。
涂朱点绿:绘画色彩丰富。
海客:海外来的客人。
吴生笔:吴地画家的笔法。
吴笔:吴地画风。
嗔:责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通过对画卷中描绘的胡人形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独特见解。诗中首先指出时代崇尚古风而非新创,接着描述画面中的胡人形象生动逼真,如臂鹰持盘、犀利眼神、铁锁狮子等,形象鲜明。诗人注意到人物装饰的细节,如雉尾头饰、深目巨鼻和青色头巾,以及色彩的运用,认为这些都出自吴生之手,笔法精妙。

诗人对画卷的赞赏并非盲目,他以“我恐非是不敢赞”表达了自己的谨慎态度,担心自己的赞誉可能不符合原作的真实意图,因此选择退而书写感受,任凭他人评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展现出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技艺传承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许公运国储,岁入六百万。

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

十年无纤乏,功利潜亦建。

昨除侍从官,聊为磨世钝。

比于以舌得,此岂愧物论。

较量多少间,未足数刘晏。

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算。

欲倍即能倍,但勿惑谤讪。

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

要付与权衡,一切出果断。

呜呼任智力,长短固有限。

制财犹制兵,太甚则生乱。

公譬淮阴侯,多多有益办。

我今听其谈,夜去为扼腕。

书之俟采诗,咨访不可缓。

形式: 古风

许生南归

大盘小盘堆明珠,海估眩目迷精粗。

斗量入贡由掇拾,未必一一疵颣无。

不贡亦自有光价,此等固知鱼目殊。

许生怀文颇所似,暂抑安用频增吁。

倚门老母应日望,霜前稻熟舂红稃。

归来烂炊多酿酒,洗荡幽愤倾盆盂。

九卿有命不愁晚,朱邑当年是啬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设脍示坐客

汴河西引黄河枝,黄流未冻鲤鱼肥。

随钩出水卖都市,不惜百金持与归。

我家少妇磨宝刀,破鳞奋鬐如欲飞。

萧萧云叶落盘面,粟粟霜卜为缕衣。

楚橙作齑香出屋,宾朋竞至排入扉。

呼儿便索沃腥酒,倒肠饫腹无相讥。

逡巡瓶竭上马去,意气不说西山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访石子涧外兄林亭

前日秋水涨,昨日秋水落。

偶来寻隐居,曾未乖宿诺。

竹底除旧径,藤蔓系新彴。

马留岸傍树,风扫林下箨。

既能置鲁酒,又复饷楚飵。

谁知北南涧,照影似清洛。

平生爱幽旷,敛迹诚非错。

形式: 古风 押[药]韵